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報》慶祝創刊七十五週年鑽禧紀念,加添兩位主保聖人

《號角報》在慶祝創刊七十五週年鑽禧紀念的機遇下,特別加添兩位主保聖人——聖女加大利納(St Catherine of Siena)和聖亞大納修(St Athanasius),祈願在兩位聖師的帶領下,能讓《號角報》繼續履行福傳與培育教友的使命。

誰是聖女加大利納(St Catherine of Siena)?

聖女加大利納是澳門教區的主保之一,她於1347年3月25日、預報救主降生瞻禮出生。她自小熱愛上主,甚至每走一級樓梯都會下跪、誦念聖母經,以作補贖。12歲那年,父母要求她衣著稍加注意,但後來她決定樸素打扮,並向父母表明為天主終身不嫁。

父母為她選了個好人家,讓她出嫁,但她堅決不肯,堅守自己與基督間的婚配之約,並剪下一頭美麗的金髮作為印記。為表明她的守貞決心,她勤操苦行,念經祈禱。約17歲,加大利納加入了瑟納(Siena)的道明會第三會。聖女除照顧病人外,常往監獄探視囚犯,安慰他們,照顧他們的心靈。她為了愛主愛人,致力於為有需要的人服務。

1374年,她成了公眾人物,攜帶數百封信件給教宗,給郡王;告誡眾人善加行使自己的職權。此時的她也寫下了著名的《對話集》。數年來,加大利納一直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調停瑟納地區的貴族糾紛,同時又肩負起更重要的使命:調停佛羅倫斯與教宗行館──亞維農之間的武裝衝突。

她到了亞維農,面見教宗額我略十一世(Pope Gregory XI),直率地向其表明來意,敦請教宗務必回羅馬行使權力。她直言亞維農的教宗行館沾滿罪惡;教宗身旁佈滿殉道者的屍骨。然而,教宗受到聖女感召,回到羅馬。

教宗額我略十一世過世了,繼任者伍朋六世(Urban VI)懦弱有餘,主教會後悔選了他,決定再選出另一位教宗,但伍朋六世拒絕退位。往後數十年,教會出現一段同時兩位教宗在位的不名譽時期。堅毅的加大利納挺身面見伍朋六世,訴說他所犯下的錯誤,也提醒他的所作所為已經違背了過去的誓言。由此,加大利納更加體會,耶穌的傷痕唯有以更大的賠補才能得到治癒。在一次的祈禱中,她感到教會所承受的罪過。這是她最後一次的神視,她看到教會好似一艘大船,在她背後划行。摔倒在地,全身麻痺的加大利納在幾週後,於1380年的4月29日與世長辭。她死後,身上的五傷和「婚戒」清晰可見。1970年時,教會冊封聖女加大利納為教會聖師。她的瞻禮日是4月29日。

誰是聖亞大納修(St Athanasius)?

聖亞大納修(又譯亞大納削)於主曆297年左右,在亞歷山大里亞城誕生,他的學問很淵博,對希臘哲學文字、修辭學、法學、神學、聖經均有精深的研究。他和埃及曠野的隱修土,有相當淵源,大名鼎鼎的聖安當,是他的老師。

主曆318年,年僅21歲的亞大納修領受了六品副祭的神職,並出任亞歷山大主教的秘書。主曆323年,亞歷山大有一個司鐸,名叫亞略,突發怪論,妄稱天主聖子不是永遠的,聖子與聖父不是同性同體的。亞歷山大里亞主教全力反對亞略異端,而他的最得力助手亞大納修也有緊隨維護真道。

為了維護正統的教義,聖教會特在尼西亞召開第一屆大公會議,討論亞略異端的問題。當時,年青的亞大納修,隨亞歷山大里亞主教出席。大會人士一致決議,宣佈亞略的見解為異端,闡明正統教義,制訂尼西亞信經,重申耶穌基督與天主聖父同性同體。亞大納修從尼西亞會議回來,繼續進行撲滅亞略異端的工作,成為歷史上有名的衛道者。

教宗本篤十六世曾形容亞大納修「是當時威脅基督信仰的亞略異端最強有力的對手。這個異端把耶穌基督的神性消減到最低的限度。這在今天也有多種類似的現象。」站在大公會議的這個立場上,聖亞大納修堅定地打擊異端,樹立了他的講道典範。

聖亞大納修是非殉道主教,受人敬禮的第一人。教會三大信經之一,所謂聖亞大納修信經,雖成文於第五或第六世紀之後,但仍以亞大納修為名,可見他在教義史上的地位。及後,他被教會封為聖師。他的瞻禮日是5月2日。

為何增加這兩位聖人作《號角報》的主保?

《號角報》於聖若瑟勞工主保節創刊,大聖若瑟固然是一個完美的主保,但這兩位聖師的瞻禮日均是創刊前後的日子;最重要的是,二人的一生及芳表,更能反映當今教會遇到的挑戰。

透過增添兩位新主保,願《號角報》內工作的每一位員工,也能學習聖女加大利納愛主愛人的心、勇於諫言的智慧,同時又追隨聖亞大納修維護真理正義的精神,做好教會傳播的工作。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