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將於2018年1月至4月,舉辦《同舞童舞》創造性舞蹈親子班第二期,讓孩子與成人互動,一同探索「抽象」與「具體」的概念,從舞動到遊戲去體會課程主題內容。活動及報名詳情可瀏覽宣傳海報、傳播中心Facebook專頁,或致電2832 3209查詢。 日期:2018年1月14日至4月22日 對象:4 – 7歲兒童及一名成人陪同 時間:逢星期日,下午2:00 – 3:00 名額:8對親子 費用:$1,080 上課地點:栢蕙活動中心二樓(澳門荷蘭園正街112號栢蕙廣場) 導師:德蘭姐姐(臺灣清華大學幼兒教育碩士、花地瑪堂區主日學導師) 課程主題:諾亞方舟 ✤ 部分教學照片將集成紀錄冊 ✤上課時間及課程內容會根據導師需求再作調整 報名地點: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澳門家辣堂街13號地下,澳門大會堂側) 辦公時間:逢星期一至五早上9:00 – 1:00,下午2:30 – 6:00,公眾假期休息。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翰林教育暨研究協會舉行 「照顧者的關懷」專題講座
(本報訊)不少家庭都需要長時間照顧家中長者、身體或心靈障礙的人,導致獨力照顧家人的成員倍感壓力,甚至引起情緒問題。就這社會現象,翰林教育暨研究協會(HERA)於11月18日,假澳門傷殘人士服務協會舉行「照顧者的關懷」專題講座,主要為那些長時間照顧病患的照顧者提供支援,約50人出席參與。
「送舊迎新」跨年退省
(本報訊)教區竹灣會議中心為協助信友準備自己,迎接新的一年,並對即將過去的日子進行反思或感恩,將於2017年12月30日至2018年1月1日,舉辦「送舊迎新」跨年退省。邀請耶穌會陳俊偉神父帶領,讓大家透過聖言、講道、朝拜聖體、個人靜思默禱等,與主相遇契合,放下舊我和過去,善度新生。 報名及查詢:(853) 63689673 潘小姐;尚餘少量名額,12月15日 截止報名。
路環竹灣會議中心 舉辦靈修系列活動
(本報訊)路環竹灣會議中心,為協助教友促進與主的關係,加強信仰生活,特由明年1至6月推出多項祈禱工作坊、靈修活動,由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劉美貞修女及團隊為神師。茲將該靈修系列活動列下: 12-14/1/2018 祈禱工作坊 祈禱工作坊是幫助初學祈禱者認識並操練教會傳統的祈禱方法,目的是倚靠天 主的恩寵建立並加深與主的關係。 2-4/2 周末指導避靜 避靜者在兩天的密集祈禱後(約每天四次),向神師分享(每天一次)自己在祈禱及 日常生活中與天主交往的經驗,神師視個人的情況及需要,陪伴避靜者發展和 加深天主的獨特關係。 16-18/3 四旬期靈修 藉著四旬期準備自己的身心靈度與主同生、同死、同復活的逾越奧蹟的生活, 復甦基督徒的信仰。 本四旬期靈修適合教友及慕道者 13-15/4 聖方濟各靈修 聖方濟各是12世紀聖人,他在生命皈依轉化的經驗中,體會到天父的慈悲美善 大愛,從而領悟宇宙中萬事萬物彼此的兄弟姊妹關係。以簡樸、謙和、平安、 喜樂的心態與宇宙眾生活出手足情,建立教會,造福人群,頌揚上主。 本周末介紹聖方濟各的靈修,學習他如何讓主轉化能去愛與被愛,並澈底跟隨 主的足跡。 18-20/5 祈禱工作坊 祈禱工作坊是幫助初學祈禱者認識並操練教會傳統的祈禱方法,目的是倚靠天主的恩寵建立並加深與主的關係。 8-10/6 獨身女性靈修 獨身是自己的選擇?是天主的召喚嗎?在婚姻生活或修道奉獻以外你願意度怎 樣的人生?如何分辨出天主在妳身上的計劃,善度積極而亮麗的人生,光榮天主! 以上各項靈修活動,歡迎大家參加,報名或查詢,請於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10:00-5:00),致電: (853) 6368 9673 潘小姐
米蘭主教聖安博--教會的教父和聖師 「對我們來說基督就是一切:Omnia Christus nobis est」
文:陳繼容 每年的12月7日,天主教會慶祝她其中一位重要的教父兼聖師:米蘭主教聖安博(舊譯作「聖安博羅削」)的瞻禮。聖安博於主後340年左右,在泰威士(Treves)出生。泰威士在今日德國東部,當年是羅馬帝國的領土。他於主後397年4月4號在米蘭去世,當時他還不到六十歲。聖安博出生時,他父親正擔任高盧(Gauls),即今日法德等地區的總督。他的家庭是個天主教家庭,他小時候父親便去世,母親於是帶着他到羅馬,讓他接受最好的教育,以便日後進入仕途,所以他接受了很好的修辭學和法學培育和訓練。主後370年,他當時大約30歲,被委任為艾美尼亞(Emilia)和尼古利亞(Liguria),這兩個位於義大利北部的省份的總督,總部設在米蘭。那聖安博又怎會從總督變成米蘭的主教?說起來還真的像個傳奇故事一樣,可以說,那完全是天主的旨意。而安博也因着他的聖德和神學思想,特別是他對聖經的熱愛及對主耶穌基督的愛慕,最终成為教會的教父和聖師。
望廈聖方濟各堂教友慶祝堂區主保節
(本報訊)望廈聖方濟各堂教友已於12月3日(將臨期第一主日)慶祝堂慶,在聖祭中舉行慕道者收錄禮。參禮的教友約五百位,濟濟一堂,共同度過了一個歡樂的主保節。 是日上午9時半舉行堂慶感恩祭,由該堂主任鍾志堅神父主禮,並由關智源神父共祭。鍾神父在講道中,勗勉信友要準備心靈慶祝基督的聖誕。在第一篇讀經,依撒意亞先知書所說:「我們好像乾枯的落葉,罪惡把我們帶走,勢若狂風。」我們要如福音所說,保持「警覺」。我們的生活好容易被自私、物質等影響,好像枯黃了的落葉,它是没有生命的。堂區在將臨期,為教友準備了退省、病人傅油聖事、修和禮等,讓教友獲得天主的恩寵,而有生命力。天主是我們的陶匠,我們是黏土,祈求天主把我們陶塑,好成為祂的作品。
澳門耶穌會舉辦聖方濟各.沙勿略九日敬禮活動 期望教友能緊隨聖人芳蹤「尋夢」、「織夢」及「圓夢」
(本報訊)為慶祝天主教澳門教區其中一位主保聖人聖方濟各.沙勿略的主保瞻禮,亦為響應新時代福傳的召叫,澳門耶穌會舉行名為《「同心赴使命」——從聖方濟各.沙勿略看新時代福傳》的系列活動,由11月24日至12月2日,假聖若瑟修院小堂舉行九日敬禮,並於週一(12月4日)舉行主保瞻禮彌撒,為系列活動劃上完美句號。 在九天的敬禮當中,每天均設定不同的主題,分別為家庭、分辨、服務、聖召、關顧生命、青年、宣講福音、教育文化及感恩,並就各主題作出發點,藉此默想主題與個人靈修及與天主的關係,每天的敬禮平均約有五十多人參與。 負責撰寫與設計聖方濟各.沙勿略九日敬禮的陳俊偉神父接受本報專訪時稱,每一個主題都是讓人能尋找自己的夢想:「每個人在每一主題中,都是在整理自己(的過去),而當中所邀請到的,非神父、修女或修道人,而是平信徒,因為是要活出信仰,不是要『講道理』;最重要的是,我們在聖體及聖人(聖方濟各.沙勿略)聖髑的臨在下,一起切實地在祈禱中尋夢。」
教宗公布第55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 「聆聽、分辨及活出上主的召叫」
(綜合報道)第55屆世界聖召祈禱日將於2018年4月22日舉行。教宗方濟各週一(4日)發表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反思聖召三個方面「聆聽、分辨及活出上主的召叫。」 教宗指,2018年為聖召是一個特別的一年,因為明年10月舉行的世界主教會議將反映在青年人身上,特別是「青年、信德和聖召之間的關係」。 教宗藉此文告提醒所有基督徒,天主不停止召叫男女來跟隨祂:「我們不是偶然或一堆無關之事中的人;相反地,我們的生活與我們於這世界的存在,是天主召叫的果實。」 他說,道成肉身的奧秘,表明了即使在困難時,天主仍不斷地「來到我們中間,與我們相遇。不論是個人的或教會的召叫,在每個聖召的多樣性與獨特性中,都有需要聆聽、辨別和活出這來自高處呼喚我們的說話,同時讓我們發展我們的才能,使我們成為拯救世界,並引導我們達致圓滿喜樂的工具。」
【神學入門】第十一章:神學中的合一性與多元性(五)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3.5 牧靈神學 牧靈神學特別關注已揭示訊息及教條性真理的救贖方面,因為必須透過教會的使命,在世上得以實現及變得有效。因此,牧靈神學著重於經常存於歷史情況及其福傳行動中的教會研究。 * 牧靈神學分析基督徒福傳活動中新的經濟和文化條件的影響;教會與與世俗社會的關係,或與其他信奉不同教義宗教團體之關係;已領洗教友於世界中的角色,就是要成為靈修生活上的酵母;教會與公民權力之間的關係;提及到宗教自由及容忍的問題等等。 牧靈神學的基本假設是:天主救贖普世性的意願;意識到天主要教會為整個人類服務;以及為所有人民都需要將自己、朝着救主的恩寵敞開大門。
【速食哲學42】甚麼使人不可預測?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我們見過植物和動物的行為,它們受到外界刺激時,其反應是可以預測的。其次,它/牠們的反應是有制約的。在某種程度上,人的行為也可以被預測和可以被制約。然而,人的行為有能力在預測之外。所以,我們本章要探討的是——甚麼使人不可預測?甚麼使他成為奧秘? 我們先前見過,所有生物都會擁有一種知覺的能量或能力。我們要找出問題的答案,就要鑽研這能力如何運作。讓我們看看第一種能力——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