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瑪竇中學張慧玲校長、校牧陳俊偉神父、張潔玲顧問及兩名校友老師,到訪辦學實體耶穌會在臺灣的兩所中學,新北市徐匯中學、新竹縣內思高工,深入了解兩校的跨領域學習及STEM課程的發展;另外,更到訪天主教輔仁大學,獲校董詹德隆神父、教務長、國際長及不同系所長等人熱情接待,並進行深入交流,拓展未來學生參與營隊或教師專業發展活動的機會。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聖瑪大肋納學校2022-2023學年「反斗奇星」幼小畢業禮
聖瑪大肋納學校於7月6日下午2時30分,假何黎婉華庇道演藝劇院舉行2022-2023學年幼小畢業禮,活動以「反斗奇星」為主題,象徵學生活潑開朗的天性,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快樂童年,同時祝願每位學生都能成為明日之星。典禮由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黎玉燕處長、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會長周伯輝神父、天主教澳門教區學校聯會會長喬樹勇博士、校監高燕嫦女士、校董何知行神父、校董黃素君博士、校董廖芷珊女士、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主任陳庭鋒博士、姐妹學校珠海市聚科園幼兒園曾曉蓉園長主禮。
【信仰.書情】《耶穌的醫治:在彌撒中治癒你的身心靈》有感
文:蔡梓瑜 這本書開宗明義講進堂,一是進教堂,二是進堂式,兩者皆具備身心靈的治癒果效。澳門的教堂動輒都有幾百年歷史,無論是外觀的建築藝術,還是置身堂內,都會令人神往,身心寧謐。進堂式始於因父、及子、及聖神,引領我們拋開俗務,進入天主的殿堂,起了洗滌的治療作用。
猶太教信友往雅各伯安葬地朝聖記
非一般的雅各伯之路猶太教信友往雅各伯安葬地朝聖記 【編按】普世教會於7月25日慶祝聖雅各伯宗徒的瞻禮,近年亦普及有關聖雅各伯之路的朝聖,全球各地不少人均在這條朝聖之路獲益不少,更有猶太教信友從中得到非一般的靈魂,令他推動一趟聖地之路。 翻譯:梁浩然 十二宗徒之一、載伯德的兒子聖雅各伯相傳死後安葬在西班牙的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量的書籍都記載過到那裏朝聖的見證,但這次分享的卻與別不同,這本書並不是一般的雅各伯之路(Camino de Santiago)的旅遊書,而是一位非主流朝聖者所撰寫,關於他一趟內在與外在的靈修旅程,該書名為《撰於往聖地亞哥途上》(On the Way to Santiago)。
【心遇聖言】相信善的力量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甲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讓兩樣(莠子和麥子)一起長到收割的時候吧!在收割時,我要對收割的人說:你們先收集莠子,把莠子捆起來,燒掉;再把麥子收入我的倉裡。」(瑪13:30)
準樞機慈幼會總會長致函會內弟兄
準樞機慈幼會總會長致函會內弟兄宣布辭任總會長一職,談修會的未來 (梵蒂岡新聞網訊)慈幼會總會長范達民(Ángel Fernández Artime)神父將於今年9月30日升為樞機,他近日致函同會弟兄,表示他「出乎意外」得知自己將升為樞機的消息,並「懷着信德」予以接受,視之為「教宗方濟各送給慈幼會和慈幼大家庭的禮物」。此外,范達民神父也分享了該修會在管理方面的前景。
【速食神學】(232) – 「默想」是指甚麼?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基督徒傳統保留了三種表達祈禱生活的主要方式:口禱、默想和心禱。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心靈的收斂」(《天主教教理簡編》第568點)。
澳門華語聖母軍勝利之后成年區團舉行週年退省
文:余佩嬋 「聖母軍對於團員的神修培育及聖善生活的發展有莫大的幫助,因每位團員都獲得一些有智慧及愛心的神修指引,特別要求祈禱、克己及聖事。因此,每一個聖母軍團員最少要每年避靜一次。避靜是藉着天主聖言及自省是能使我們清楚地知道在我們一生中應作的事情,因而會更加專注地追隨它」。(《聖母軍手冊》第33章,13節)。 神修是聖母軍要務之一,澳門社會復常後,區團舉辦週年退省,今年於6月24日(聖若翰洗者慶日)假座教區中心禮堂舉行,參與退省有區團神師潘保庭神父及聖母軍團員約有五十多人,是次退省邀請到慈幼會何家輝神父主持,主題為「萬民四末」,何神父以此分成兩部份。
聖中六校「恩.賞滿希望」生命教育系列活動(下)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聖中六校)於本學年2月至6月期間舉辦「恩.賞滿希望」生命教育系列活動,早前簡介上學期的五項活動,而該校輔導處下學期以多項活動,包括:心情盆JOY、感恩明信片、迷你舞臺、強化青少年抗逆家長工作坊、試檔真一分鐘挑戰等,讓學生在「感恩」、「希望」以及「欣賞」等靈性與超越的美德中能有所認知甚至昇華。
利瑪竇第68屆幼稚園畢業典禮溫情洋溢
利瑪竇中學幼稚園畢業典禮於7月8日(六)上午在中學部禮堂舉行,主題為「大樹的禮物」,老師們用心創設的環境佈置,為來孩子們創造美麗的童年回憶,當天出席嘉賓包括: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黃達財處長、校牧陳俊偉神父、家教會幹事杜銀英女士、山頂醫院榮休護士長尹煥嫻女士,以及學校行政人員與師長們一起分享幼兒們成長的喜悅和蛻變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