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朵小白花 甲年常年期第廿二主日 耶穌在本主日的福音中,提及到三個值得默想的詞𢑥:天主的事,十字架,靈魂與性命。這三個詞𢑥彼此有着緊密的聯繫、環環相扣,而且我們在每天信仰生活中,都需要反思和回顧的範圍。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聖經人物傳】《舊約》中的巨人:終於,來談談「巨人」(上)
文:梁展熙博士(S.Th.D.)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在上一週,我們檢視過《創.五章》中人類『族譜』中壽數日漸縮短——雖然數字上仍然是很長——所代表的意義。我們又讀過創6:3中上主說為人的壽數設下120年的限制,並同時處理了何解——按《創》內在的上文下理——卻又有人在此後活得比120歲長得多的問題,並藉此稍稍引伸探討了《五書》成書歷史的片段。今天,我們終於有機會來談談創6:1–4中最令人摸不着頭腦的人物:巨人。
【速食神學】(236) – 當我們說「願祢的國來臨」時,我們在祈求甚麼?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呼求天主我們的天父之後,我們向祂提出七個祈求。 「前三項較集中於天主身上,導引我們嚮往父的光榮:愛的特性就是先想到我們所愛的那一位。這三項祈求提出了我們應特別向天主求甚麼:尊祂的名為聖,祂神國的來臨,祂旨意的實現」。
【基督在哪兒】(4) – 基督臨在於世上有需要者當中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辣彼!你住在哪裡?」(若1:38)我們有三個相對舒適的地方,可以找到耶穌:聖堂,各項聖事及聖經。神學家J. A. Mayoral作出評論:「如果我們只停留在這三個地方,我們就是停留在路的中間,或者我們只是參觀了主的房屋的其中幾間房間。」
本篤十六世的神學遺產
同一旅程上的夥伴本篤十六世的神學遺產 (梵蒂岡新聞網訊)里米尼各民族友誼大會早前8月22日舉行研討會,以「信仰的理性成為現實的理性」為題,反思本篤十六世留下的遺產。演講人包括意大利薩萊諾-坎帕尼亞-阿切爾諾教省總主教貝蘭迪(Andrea Bellandi)、葡萄牙記者米格爾(Aura Miguel),以及聖座傳播部編輯主任托爾涅利(Andrea Tornielli)。
以印度首位聖人命名的教堂遭到破壞
(天亞社訊)印度一位堂區司鐸表示,破壞者褻瀆了位於金融城市孟買附近的一座教堂。該教堂以印度首位聖人的名字命名。
蒙古殘障人士協會期盼教宗方濟各來訪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教宗方濟各出訪蒙古前,意大利福勒羅(Raoul Follereau)之友協會蒙古項目負責人奧爾塔利(Francesca Ortali)接受《梵蒂岡新聞網》訪問。該協會是專門對殘障人士進行康復訓練的非政府組織,他們高度讚賞教宗訪問蒙古國並殷切期望教宗的到訪。關於該協會在蒙古為殘障人士展開的服務工作,奧爾塔利表示,在該協會的幫助下,當地人民建立了自己的協會,見證了友愛和包容,這一切與《眾位弟兄》通諭的精神相一致。
【新書推介】《在靈修中成長》- 日常生活中的依納爵分辨
【新書推介】《在靈修中成長》- 日常生活中的依納爵分辨 本書簡介 在本書中,作者透過對伊納爵分辨規則的理解和應用,將甲組/第一週第二條規則延伸推展,進行詳細探討,解釋惡神常用的四種伎倆,及善神的五個技巧,是如何在靈修旅途裡深刻的影響著人們,而人們又該怎麼去應對它。 他運用生活中發生的實際案例進行說明,希望藉由這些經驗故事,幫助讀者在靈修之路中,獲得更多勇氣和力量,得到自由與釋放。 著:茂德.加拉格爾(Timothy M. Fallagher, OMV) 譯:黃美基 每本澳門幣50圓正 澳門聖保祿書局有售
第八屆青春ON FIRE歌唱比賽 以歌聲向大眾傳遞正能量
闊別五年,由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家庭健康促進中心主辦、社會工作局贊助的「第八屆青春ON FIRE歌唱比賽」捲土重來,決賽於8月19日國華戲院大舞臺順利舉行,疫情過去了,青春ON FIRE的舞台也再次為本澳的中學生展現,今屆以「停半分鐘聽一関歌」為主題,在繁忙的生活中,每個人總遇到一定程定的壓力,需要一個空間來調整自己的狀態,別讓壓力衝走了對生活的熱情。
泰國耶穌會靜修活動吸引不同信仰的青年
(天亞社訊)泰國的耶穌會士們想出一種創新的靜修方式,包括以背包旅行和騎摩托車,吸引了這個以佛教為主的國家中來自不同信仰團體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