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篤十六世的神學遺產

同一旅程上的夥伴
本篤十六世的神學遺產

梵蒂岡新聞網訊)里米尼各民族友誼大會早前8月22日舉行研討會,以「信仰的理性成為現實的理性」為題,反思本篤十六世留下的遺產。演講人包括意大利薩萊諾-坎帕尼亞-阿切爾諾教省總主教貝蘭迪(Andrea Bellandi)、葡萄牙記者米格爾(Aura Miguel),以及聖座傳播部編輯主任托爾涅利(Andrea Tornielli)。

研討會上以已故教宗拉辛格樞機曾提出的一個命題為引子:「人真的需要天主?沒有天主,事物難道不能順利進行嗎」重當時他擔任聖座教義部部長,這個命題是他於1990年出席里米尼各民族友誼大會,在演講中提出的。

貝蘭迪總主教解釋說,拉辛格詢問的是,在一個建立在只以「數量」和理性主義來詮釋現實情況的世界上,是否還能有信仰;在這個可驗證及可控制的世界上,天主存在的問題似乎沒有意義。拉辛格也強調了其後果:只尋求在可計算的世界上生存的人處在窒息中,活在一個沒有窗戶的混凝土掩體內,既不能回答基本重要的問題,也無法與蘊含宗教幅度的文化進行對話。

記者米格爾則引用本篤十六世的思想表示,若信仰與理性真正為尋求真理而合作,則信仰不僅不阻擋理性,反而幫助它不依賴自己。信仰促使理性接納一種超越它自身的存在及其出乎意料的情況,並本着尊重的態度聆聽弱小者和卑微者的聲音。

最後,托爾涅利在發言中表示,在信仰的行程上沒有任何「敵人」,一切都能用來作燃料或建築材料。甚至比比皆是的世俗化也能成為一種資源,一種珍貴的挑戰。本篤十六世說過,信仰總是受到威脅且處於危險,但這也有益於遠離危險,避免變成可操縱的意識形態,避免無力與疑惑的弟兄分擔痛苦。我們每天必須重新學習信仰,因為它不是一種觀念,而是一種相遇。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