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給有耳細聽的你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這是怎麼樣的喜訊?「但是,我給你們這些聽眾說:『應愛你們的仇人,善待惱恨你們的人;應祝福詛咒你們的人,為毀謗你們的人祈禱。」(路6:27-38)耶穌的話聽起來很殘忍、很不人道,因為祂並不是談論「有耐性地對待一名麻煩的同仁」,或「寬恕一個對我們做了可怕之事,但後來卻悔改的人」;耶穌所說的,是在忍受虐待的同時,即使施暴者沒有悔改,我們也要仁慈、憐憫。這是一個很難想像的情況。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冰雕小堂舉行彌撒聖祭

(綜合報道)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每年冬季都會舉行「冬日嘉年華」,讓校內各個團體與小組限時一星期內,打造不同造型的冰雕建築。而一群公教大學生則借此機會,以冰雪打造一座小堂,上週末更邀請神父舉行三場公開彌撒。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梁展熙博士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之光 號角舊文

【聖言之光】慈悲之路 今天起步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七主日 在常年期內,禮儀讓我們與門徒們一起,向基督學習門徒之道。藉着今天的讀經,我們明白到這學習的歷程不僅僅是要改變我們內心的想法,更是要改變我們外在的行動。至於其中,也許對我們來說最困難的,就是寬恕:寬恕那些我們視為敵對的人,寬恕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而且,儘管這事聽起來已經夠困難了,但福音為我們定下了一個更高的目標:我們應當慈悲,如同我們在天的父那樣慈悲。只要我們達到這境界的時候,我們才能夠真正地寬恕。單靠我們自己的修為,當然是永遠都達不到這境界的;可是,保祿宗徒向我們保證,既然我們已帶着天上的肖像,我們定可透過復活的主的德能,達到如同天父般慈悲的心境。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苦難善耶穌敬禮及聖像禮儀    以網上直播形式進行

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第三年取消苦難善耶穌敬禮及聖像禮儀    以網上直播形式進行 (本報訊)傳統性的苦難善耶穌聖像遊行,每年均在四旬期第一主日前夕及正日舉行;又於前夕之前,在聖奧斯定堂一連九天舉行敬禮。但因新冠疫情關係,並按照澳門特區政府呼籲勿聚集,今年將會取消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而整體敬禮將以網上直播形式進行。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為甚麼天主要我們這麼多人受苦?

文:Tom Hoopes/Aleteia譯:何紹玲 我妻子April中風,半身不遂,導致左側癱瘓,自12月21日她便留院治療,不過我們會很快便回家了,要準備學習如何適應新技能。 「當你反覆思考過這突發事件的發生後,你得出一個甚麼結論?」朋友繼續問:「似乎有一些令人震驚的數據,顯示青少年會受突如其來的怪病和痛苦所煎熬。」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EWTN製作聖方濟各.沙勿略紀錄片 展示傳教無界限

文:Peter Jesserer Smith / NC Register譯:梁皓衍 聖方濟各.沙勿略可算是繼聖保祿宗徒後最偉大的傳教士。永恆世界電視網(下稱EWTN)製作全新一輯紀錄片,記載這甘願放棄哲學教授之職,而選擇去到印度、馬來西亞、日本,以及中國傳教的聖人。這紀錄片將探討這其中一位耶穌會創辦人的人生關鍵時刻。 羅馬影片製作公司Cristiania Video的節目製作人古尼耶利(Daniela Gurrieri)在訪問中,記述了這新紀錄片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完成,並提到聖方濟各.沙勿略對「跟隨耶穌的意義」的靈修觀點,以及聖人為何是當今教宗呼籲教會要具備傳教宗徒精神的典範。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利瑪竇中學承先啟後奉獻「獻主堂」重新啟航

(本報訊)普世教會每年2022年2月2日皆會慶祝「獻主節」,適逢農曆大年初二,耶穌會(澳門)會院全體會士齊集於利瑪竇中學獻主堂舉行感恩聖祭,把裝修後重新投入使用之小聖堂,重新奉獻給天主。感恩聖祭開始前,校牧陳俊偉神父首先按傳統祝聖該校全年聖堂使用的蠟燭,接著便帶手持燭光,領參與者沿走廊遊行進入聖堂。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善學校舉行中華文化體驗日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聖善學校於週一(14日)舉行了中華傳統文化活動日,以加深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之認識和慶祝農曆新年,讓學生從體驗活動中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以及提升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和民族自豪感,同學們皆積極參與,活動氣氛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