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在寄宿生內受難的基督,使我們在十字架上修和

教會是修和的活奧體教宗:在寄宿生內受難的基督,使我們在十字架上修和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加拿大埃德蒙頓聖心堂與原住民等堂區信友相聚。教宗指出,面對教會成員在加拿大寄宿學校體系中的角色所造成的痛苦,修和是基督賜予的前行之恩:「這是一條向前邁進的道路:我們要一同注視基督,去愛那為我們而被出賣和被釘十字架的基督;要注視基督,祂在許多寄宿學校的學生內被釘十字架。」教宗就當年教會寄宿學校虐待原住民兒童親自道歉。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利瑪竇辦網上結業禮勉勵師生砥礪向前

疫境不再,喜樂同行利瑪竇辦網上結業禮勉勵師生砥礪向前 (本報訊)利瑪竇中學上週五(22 日)舉行了本學年網上結業典禮。該典禮在張慧玲校長及學校委員會成員悉心統籌下於疫下玉成,務求為全校師生、家長送上這份珍而重之的學年回憶,並通過典禮直播勉勵利瑪竇大家庭成員都可互相幫扶,於「逆程」中砥礪奮進!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修女利用社交媒體福傳:在線上與基督相遇

(梵蒂岡新聞網訊)修女也能將基督帶到社交網站,並推動與天主相遇。奧里安修女(Sister Orianne Pietra René)是聖保祿孝女會的修女,出生於加拿大,現在美國波士頓的聖保祿孝女會出版社工作。 當你在Instagram流覽個人資料時,如果你看到奧里安修女的IG專頁,你的眼球不得不被那有趣的頁面所吸引,因為這位年輕的修女不僅擁有出色的媒體使用能力和自嘲搞笑幽默的能力,還擁有與衆不同的面部表情。可是,奧里安修女並不是以搞笑幽默為最終目的,而是向她的3萬多名追隨者提供神修意識和回歸福音的召喚:「我在27歲時開始修會生活,去年我才在聖保祿孝女會發了願。」 以下是她接受訪問的內容: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專訪聖母方濟各傳教會Lucia修女(2)

專訪聖母方濟各傳教會Lucia修女(2)「天主讓我為他人做得越多,我內心的安慰便越多。」 聖母方濟各傳教會澳門區院長Maria Lúcia Fonseca修女(下稱Sister Lucia)在本月初已離開澳門返回葡國。本報在修女離澳前特別與她進行一次訪談,感謝她在過去九年服務澳門葡文教友團體之餘,也分享她九年來對澳門的看法、傳教和回應聖召之路。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聖伯多祿大殿慶祝第二屆世界祖父母和年長者日

聖伯多祿大殿慶祝第二屆世界祖父母和年長者日羅馬代理主教:長者教我們敲天主的門 (梵蒂岡新聞網訊)普世教會上主日(24日)慶祝第二屆世界祖父母和年長者日。教宗羅馬教區代理主教德多納蒂斯(Angelo De Donatis)樞機受教宗方濟各的委托,當天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感恩彌撒聖祭。

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莫怕求、莫怕找、莫怕敲。厚着臉皮的祈禱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丙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着;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路11:9) 數年前,我看過一套喜劇《衰鬼上帝》,故事講述一名政治家的內心奮鬥,去相信和遵從天主,好能讓這個世界成為一個更好之地。我特別記得其中一段對話:這政治家的妻子虔敬地懇求天主,好讓她能與丈夫及子女緊密地在一起度家庭生活。然而,不久後,問題開始影響到她丈夫的事業和他們之間的關係,她覺得自己的祈禱好像沒有被俯允。由於無法應對丈夫的煩惱,妻子一度決定要離開他。在餐廳吃飯時,天主以侍應的身份出現在她面前,並注意到她焦慮的臉孔,便問她是否一切安好。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梁展熙博士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之光 號角舊文

【聖言之光】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禮儀藉着今天的讀經,讓我們反思一下基督徒祈禱的各個方面,包括:如何使自己更傾向作祈禱;基督徒祈禱應有的內容;以及在理想情況下,當我們祈禱時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最後,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耶穌把《天主經》傳給我們,這可是一篇所有基督徒祈禱的特質都包含其內的禱辭。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李斌生主教文告

李斌生主教第二屆祖父母及長者日文告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 今年7月24日主日我們慶祝第二屆祖父母及長者日,這個日子已成為教會的一項牧靈職務,而且將會成為教會的傳統。為更好慶祝這日,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發出一些牧民指引,希望有助不同地區的教友,以各自的創意找到最適合的方式來慶祝這個日子。而這個牧引的行動精神是:從自己的牧民環境開始推動教宗方濟各提倡的「溫柔革命」[請參閱本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