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梵蒂岡媒體製作九分鐘「Popecast」

教宗方濟各:為我的十週年紀念,最好禮物是和平 (梵蒂岡新聞網訊)週一(3月13日)是貝爾格里奧當選教宗十週年的日子,梵蒂岡媒體當天公布了一段九分多鐘的「教宗播客」(Popecast)。某天下午,教宗在聖瑪爾大之家門口柱着拐杖等候記者,他在帶有梵蒂岡媒體標誌的麥克風前笑着問道:「播客?那是甚麼?」。教宗聽完記者的解釋後說:「很好,我們這麼做吧。」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專訪教區秘書長劉偉傑神父

代表澳門教區參與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亞洲階段大會專訪教區秘書長劉偉傑神父疫情過後,該重燃同道偕行的共議精神 (本報訊)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亞洲階段大會早前2月24至26日於泰國曼谷舉行,教區秘書長劉偉傑神父代表天主教澳門教區出席。本報有幸與劉神父進行訪談,分享在泰國會議中的內容,以及澳門教會在「同道偕行」共議精神上的現況。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利瑪竇】(6) – 傳教士的番僧身份

文:段春生神父 如同聖方濟沙勿略在日本曾遇到的身份認同問題一樣,利瑪竇神父在肇慶也遇到類似的問題。沙勿略在鹿兒島時,曾被當地的和尚認為是印度來的僧人,是「天竺宗」。同樣,利瑪竇神父最初在中國也被視為天竺的僧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都是從耶穌會在遠東的傳教中心——印度的果阿(Goa)來到中國。那時,中國和日本都稱印度為「天竺」,而印度又是佛教的發祥地。所以從印度果阿而來的傳教士,很容易被認為是佛教的一個支派,甚至連中國的佛教徒也這麼認為的。但羅明堅神父和利瑪竇神父卻要努力擺脫僧人這一身份,要還原天主教傳教士的身份。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梁展熙博士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經人物傳

【聖經人物傳】亞當和厄娃:過錯後而心生的羞愧(下)

文:梁展熙博士(S.Th.D.) 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在上一期,我們討論到《創.三》中的『赤身露體』(nakedness),很可能是用來借諭人在犯了禁之後的內疚和羞愧,尤其是當人無法面對時,便會做出的更多錯/惡事。今天,我們便要見證到這一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