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博士(S.Th.D.)
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在上一期,我們討論到《創.三》中的『赤身露體』(nakedness),很可能是用來借諭人在犯了禁之後的內疚和羞愧,尤其是當人無法面對時,便會做出的更多錯/惡事。今天,我們便要見證到這一幕了。
二人正在躲避上主天主,祂卻在尋找到他們。直至聽到他們發現自己「赤身露體」後,祂知道他們已吃了『認識善惡之樹』【我的直譯】的果子。祂馬上問道:「誰告訴了你,赤身露體?莫非你吃了我禁止你吃的果子?」(創3:11)。祂想要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
由於上主天主與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對話始於祂在找尋男人的所在,首先作答的當然也是他:「是你給作伴的那個女人給了我那樹上的果子,我才吃了」(12節)。人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原本坦坦白白地,一句『是,我吃了』,其實便是直截了當地回答了上主天主的問題。可是,(男)人偏偏卻沒有這樣做。或者每個出於灰土的人〔『亞當』的本義〕也都如此吧。他非但沒有坦蕩蕩地承認自己做了,反而把責任推向別人。首先,當然是女人。他的潛台詞是:『要不是女人給了我那樹上的果子,我才不會吃呢!』;接着,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更把責任推給上主天主。於此,他的潛台詞是:『要不是祢把那個女人給了我作伴,便沒有人把那樹上的果子給了我,那麼,我又怎會吃了那果子呢!』。雖然,到最後他都必須要承認:「我吃了」,但這個承認是在他把主要責任分別推給了女人和上主天主之後才說出口的。很明顯,他在試圖輕描淡寫自己在這件事上也有份【如參:Hamilton, Genesis 1–17】。
在(男)人身上,我們見證了當人在犯了禁之後卻無法面對內心的內疚和羞愧時會做出的更錯的事。他不但把責任推在女人身上,更暗示上主天主錯在當初把女人給了他。結果,在他和本應與他互相扶持的、如骨中之骨肉中之肉般的、本應成為一體的二人之間的關係,不消兩天便已分崩離析;同樣,在他與本來對他照顧備致的上主天主之間的,也馬上疏離了起來,甚至生出了隔閡嫌隙【如見:Wenham, Genesis 1–15 (WBC)】。
對於(男)人的這個回覆,上主天主連一句回答也沒有,彷彿無法接受他的這個說法一般。祂馬上轉向女人,並問道:「妳為甚麼作了這事?」(13節上)。完全沒有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女人的回答與(男)人的也異曲同工:「是蛇哄騙了我,我才吃了」(13節下)。他們二人都沒有否認自己吃了,不過,他們的承認是在把責任推卸到別處,在最後才說出口的。這一次,不只是因為人否定了上主天主的禁令,更是因為他們無法面對自己做錯了之後所產生的羞愧而做的更錯的事,最終破壞了天主與人之間、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動物之間原有的和平/平安【同見:Wenham, Genesis 1–15 (WBC)】。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其實在(男)人的回答中最離譜的一部分,女人並沒有說。至少,她沒有說:『是祢所造的那條蛇哄騙了我,我才吃了』。即使已有(男)人的回答作為先例可供參考,她也沒有那樣做。從這意義上來說,也許在這一幕中,她是較為可取的一個吧⋯⋯ 【見:Hamilton, Genesis 1–17】。
到此,假若我們回想到他們二人受造之後的一剎,定會使我們不勝唏噓。想當初——其實按文中的時序可能並不是很久之前——上主天主要為(男)人做一個「ʿēzer」=扶助、幫助〔=help;《思高》譯:助手〕,是「kənegdô」=好像、按照、有如他一樣的〔like, as, according to him;《思高》譯:與他相稱的〕。在這一幕中,我們見識到了女人如何好像、按照、有如(男)人那樣面對羞愧。只可惜,這件事在我們尚未見證到他們二人如何彼此扶持、互相幫助之前便已發生了【見:FISCHER SJ, Genesis 1–11, HThKAT, 247】。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