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新社訊)新加坡兩所天主教堂開放堂區大門,讓國內無家可歸的露宿者有暫住之所。
Author: admin
中國慧靈受關懷智障的「方舟」啟發 懷念逝世創辦人溫立光
(天亞社訊)關懷智障人士的「方舟」團體創辦人溫立光(Jean Vanier)逝世,在中國的姊妹團體「慧靈」讚揚他把「以人為本」服務理念推廣至全球。
ALLELUIA 2019 – Music by Aurelio Porfiri
Liturgical Mass Sheet
【聖言心語】聖神降臨節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若望福音 14:15-16, 23-26 上周慶祝耶穌升天節,接着本周要慶祝聖神降臨節。這是耶穌對門徒(也是對我們)的應許。如同耶穌升天一樣,我們可以從宗徒大事錄裡明顯地找到聖神降臨的事件,但在福音中,我們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發現聖神的臨在。教會在今天選讀耶穌在最後晚餐時,鼓勵門徒遵守「我的命令」的章節。
南韓教會建立亞洲朝聖網絡 協助推動區內新福傳
(天亞社訊)南韓天主教徒正建立亞洲朝聖網絡,以貢獻這片大陸的福傳。 「首爾大教區殉教者顯揚委員會」計劃在未來三年訪問22個國家以建立網絡,分享牧靈朝聖的經驗,並透過朝聖地及相關活動推動新福傳的方法。 委員會4月訪問了泰國他雷暨農勝總教區、清邁教區和緬甸仰光教區,以啟動這項目。 泰緬兩國雖然擁有佛教的文化背景,但其天主教歷史根基深厚,而且與韓國教會亦有重要的關係。 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巴泰勒米.布呂吉埃(Barthelemy Bruguier, 1792-1835)主教1831年任韓國首位宗座代牧前,他在1828年任泰國的暹羅助理代牧。 在泰國和緬甸追尋外國傳教士步伐時,韓國代表團就緬甸教會的歷史和未來訪問了身兼仰光總主教及亞洲主教團協會主席的貌波(Maung Bo)樞機。 委員會4月下旬訪問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檳城教區及新加坡總教區同在巴黎外方傳教會聖范世亨(Laurent Imbery, 1796-1839)主教的傳教路上。 聖人於1821年在檳城任總修院教授。他隨後轉往新加坡,成為當地首位傳教士。當他1839年前往韓國時,朝鮮王朝正大力迫害天主教。他於同年受酷刑,斬首致命。1984年,他為列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的103名韓國殉道聖人當中。 該委員會將在9月邀請全亞洲的主教、司鐸和天主教青年參與韓國朝聖周。他們將參觀當地的聖地並行走首爾的朝聖路。 教宗方濟各在2017年2月的宗座信函中,強調朝聖地的重要性,稱朝聖地可以成為重新發現自我的地方,找到為更新所必須力量之所在。表單的頂端 他亦強調朝聖地不止代表福傳的地點,也可以在當今社會的新福傳中發揮作用。
教宗牧靈訪問羅馬尼亞 首天會見政府當局及東正教宗主教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五(31日)牧靈訪問羅馬尼亞。教宗一抵達首都布加勒斯特機場,總統約翰尼斯(Klaus Werner Iohannis)伉儷便在場迎接。黃白兩色的梵蒂岡國旗與藍黃紅三色的羅馬尼亞國旗隨風飄揚,兩名身穿傳統服飾的孩童向貴賓獻上鮮花。
教宗主持冊封真福大典:為自由和慈悲作見證,抵抗新的意識型態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2日)上午在羅馬尼亞布拉日自由廣場主持神聖禮儀,勉勵在場信友「將福音之光帶給我們同時代的人,並效法這些真福,繼續奮力抵抗新的意識型態。」布拉日是羅馬尼亞天主教希臘禮教會的宗教和文化重鎮,當天教宗在那裡為七名天主教希臘禮殉道主教主持冊封真福大典,10萬多人參加了這項神聖禮儀。
教理圖解 —— 在基督內的生活:我們蒙召享真福(一)
獲得真福的途徑
城大與文獻學會辦聖若瑟修院老照展 李斌生主教冀各界合力推動澳門教會史工作
(本報訊)為加強社會大眾對澳門歷史文化的了解,並啟發學生在探索、研究歷史文獻方面的興趣,澳門城市大學圖書館澳門世界記憶學術中心,與澳門文獻信息學會合辦「舊影閱百年——傳說中的澳門聖若瑟修院」老照片展覽,活動在澳門城市大學之學生園地進行,展期由5月1日至30日,吸引不少歷史學者及市民參觀。
教宗宣布十月為特別傳教月 事隔15年 澳門教區大三巴前舉行彌撒
(本報訊)教區秘書長馬嘉道神父早前接受本報葡文版訪問時,表示本教區傳教節活動將於今年10月19日舉行,亦即是「特別傳教月」的第三個星期六,屆時將會於大三巴牌坊(天主之母堂遺址)前舉行彌撒聖祭,對上一次是於15年前。 年初,馬神父曾對本報表示,教區當時仍等待有關當局批核;現時已正式得到批准,可在天主之母堂遺址舉行傳教節感恩彌撒:「政府有關當局已給我們准許,將於10月19日晚上八時在大三巴前舉行彌撒聖祭,即是普世傳教節的前夕。」他又說,在澳門的歷史上,大三巴充滿特別的意義,「因為很多東方傳教士都在澳門聖保祿書院開展他們的傳教工作。藉着今次的慶典,我們希望提醒各人這份召叫,更鼓勵本地教會要時刻保持這份傳教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