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龐保頤(Aurelio Porfiri) 我們早前討論了聖詠在教會生活中,在各教派的基督信徒和猶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毫無疑問,這部詩集是我們信仰的核心,這也是為何聖詠一直是我們禮儀生活的重心。我提及過禮儀的經文(對於天主教徒來說,指進堂詠及領主詠的對經,和奉獻詠的歌曲)即使有時經過改編,但幾乎常常都是取自聖詠。改編的構思也很重要,因此我想討論一下。為禮儀編寫經文的人通常會稍微調整特定聖詠的獨唱段,以迎合音樂的特式或經文本身的特定節奏。當然,負責的人在禮儀和《聖經》方面都是有充分準備,所以他們的改編工作是很謹慎地完成的。
Author: admin
【心筆在言】你喝湯了嗎?
文:Joshua Un 有一晚無意中看到一個短片是關於一位Youtuber從文學修辭的角度去理解《Shall we talk》這首歌曲。其中,他提出一個觀點:「整一首歌以『喝湯』作為主線,分別以歌詞——『寧願在公園躲藏不想喝湯』、『情人在分手邊緣只敢喝湯』、『孩兒在公司很忙不需喝湯』——刻畫出三副畫面:兒時的叛逆、與情人相處的爭執和長大後在社會上的拼搏。因為階段的逼迫,人都逃避喝湯。」他繼續指出,南方人的湯和其他地方的湯是截然不同的。南方人煲湯用許多「料」,需要煲很長時間,確實與普通的生滾湯差很遠。從而帶出最主要的訊息是,湯代表着愛,煲湯的人花很多心機去準備,是因為她(通常女性特別會煲湯)愛那位喝湯的人。
【向日葵之歌】愛的禮物
文:羅芷芬 坐在主教山修院的會客室內,清風從打開的兩扇窗穿透了我衣襟,颱風過後的天氣顯得份外清涼。遙望遠處的澳門市區,眼睛尋找着那熟悉的公教中心,那曾經孕育我六載的搖籃。遙望遠處氹仔的山,山後有一個地方叫竹灣,那裡就是主為我安排好的莊田。那裡,或許也是我生命中的加爾默羅山。
【速食神學】(96) 教會和國家之間的關係如何被規範?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教會和國家之間的關係根據情況而有所不同,例如,具有天主教傳統的國家和天主教徒屬小數的國家。雖然如此,宗教自由的權利必須得到保障;在宗教事務上的社會和公民的自由是人的位格所有權利的來源和綜合(參閱聖若望保祿二世,《一百週年》通諭)。
【聖言啟航】 天道與人道
文: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在面對世事,判斷人間事情對錯的時候,我們都會應用自己認為事情本應該如何的準則,來下判斷的。這做法是無可厚非的。不過,假若我們以為世界本身就是按我們所理解的「應該」來運行,甚至天主的看法、決定和判斷都必須要符合我們自以為的「應該」的時候,問題可就大了。
教宗方濟各:經濟的生態皈依為了更美好的未來
(梵蒂岡新聞網訊)一年一度的「安博斯歐洲論壇」(Forum of the European House-Ambrosetti)上週五至六(4-5日)在意大利北部切爾諾比奧(Cernobbio)城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國家元首、歐洲機構和商界領袖代表,匯聚一堂共同對經濟和社會的共同議題展開討論。此次「安博斯歐洲論壇」為第46屆會議,其主題是「智慧對話:世界,歐洲與意大利」。
氹仔嘉模聖母堂 迎接新學年主日學
(本報訊)氹仔嘉模聖母堂2020 – 2021學年度主日學,將於9月13日開始,在氹仔地區人口急速上升的情況下,本學年共有學生130餘人,為此該堂區亦擴大了導師團隊。
主教座堂堂慶舉行入門及堅振聖事
(本報訊)聖母誕辰主教座堂上主日(6日)慶祝主保瞻禮,由主任司鐸李斌生主教主持中葡雙語大禮彌撒。
聖母聖心愛子會舉行「媽媽的午餐」新冠疫情食物關愛行動
聖母聖心愛子會9月5日舉行「媽媽的午餐」新冠疫情食物關愛行動講解會及募捐活動,希望為本澳有需要人士提供短暫食物援助。
聖中二校開設英文部 新校舍舉行開學彌撒及祝福禮
(本報訊)聖若瑟教區中學再添新貌,週一(7日)上午舉辦了第二校開學彌撒及校舍祝福禮,由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親自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