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芷芬
竹灣聖若瑟靜院
靜院同工們:
平安!願主常與你們同在! 感謝所有同工們為我預備一個充滿恩寵的個人指導避靜,讓我能懷着開放喜樂的心迎接聖誕。 在此,很想與你們分享我靈性旅程的得著。
「陳先生……陳先生……」
我走到靜院對面的巴士站候車,忽然聽到從靜院喊來的聲音,接着看見靜院職員跑過來,原來是我完成退修避靜後,離開時忘記取回訂金之故。一連四日三夜的個人指導避靜,便在這呼喚聲中正式結束。
過去我也曾參加過不少退修避靜之類的靈修活動,一般都是隨同善會,或以個人名義參與。這類退省避靜都會有十多二十人參加,期間大家一起出席負責神父的數次神修講座,然後是各人的默想、閱讀聖經的時間,每日一起參加早午晚禱、每日彌撒,最後大組互相分享退修經驗。避靜便告完成。避靜者的相互交談當然是嚴禁,但破戒者亦大不乏人。
反觀今次我參加的「個人指導避静」,則完全不盡相同。
今次「個人指導避靜」,最大特色,正是「個人指導」這幾個字。避靜者需與避靜導師單獨交談一小時。此外,每日需作三至四次祈禱。在與導師交談的時間中,導師會先了解避靜者的生活和信仰背景、靈修經驗,再按個人需要,與避靜者展開打通心靈之窗的晤談。導師每天會為避靜者提供最適切的聖經章節,予避靜者細閱感悟,並為避靜者提供祈禱方法,以默觀、對談、聆聽、覺醒等等的方法讓個人與聖神溝通契合,從而反思人生、生命和天地的奧秘。
值得一記的是我的個人導師,她是位富經驗的避靜導師,憑藉她的耐心和溫婉的話語,避靜者更能容易被引進沉思默想的意境,與主結合。此外,她也是位極盡責的導師,個人指導的一小時中,她一直全情投入,用心聆聽,運用各種聆聽和輔導的方法,與避靜者打開心扉,與主相遇。
在四日的避靜生活中,個人完全沉浸在主的大愛之中,從清晨大陽冉冉上昇開始,看見朝陽從海上爬起,紅光穿過靜院周圍的松樹枝椏,雀鳥在陽臺附近鳴唱,靜院後山,小徑清幽,聖像雕塑,默想聖言,在在叫避靜者陶醉於主愛綿長深恩當中。
平日繁忙,近乎失控的都市人生活,全然改變,個人好像完全脫胎換骨,變成另一個新生「嬰兒」。能在主內的大愛重生,感覺自己原來是一直滿載着主的恩寵。忽然想起,晉代大詩人陶潛的名句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能在主耶稣基督的「自然」大愛中,重覓自我,在靜院中渡日,感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避靜的箇中感受,又怎能用寥寥數筆形容呢!
離開靜院,職員的呼喚,彷似主耶稣基督向祂的門徒說:「來跟隨我!」路加福音第九章廿三節的話音迴響着,期望這一聲呼喚,不單是重返靜院的呼喚,而是切切實實,以「以主為基、以人為本」的方式去活出主的精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