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呼喚,愛的榮光
評嚶鳴合唱團成立25周年暨紀念白禮士誕辰150周年音樂會
文:宋子龍
澳門城市大學藝術學博士研究生
11月27日晚澳門天氣陰雨綿綿,但是澳門最具特色的代表性建築之一的玫瑰堂卻籠罩在愛的溫暖之中,嚶鳴合唱團在這裡用心的虔誠和愛的溫度為大家獻上了一台有高品質的的音樂會。
據悉今年正值嚶鳴合唱團建團25周年,嚶鳴合唱團的外語名稱為(Coro Perosi),從中文的字面釋義來看,「嚶鳴出自春秋《詩經.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的詩句中,解釋為「鳥相和鳴,比喻意氣相投」,當我瞭解到合唱團的成員都是由來自澳門各屆熱愛音樂的人士組成,合唱團的的建團宗旨「推動歌唱藝術,培養音樂興趣和促進澳門音樂文化」,我豁然開朗,對合唱團的有了全新的認識,她們因愛聚合到一起,用心虔誠的歌唱尋得更多的知音,我想這也正是「嚶鳴合唱團」這一名稱的良苦用心。
音樂會的上半場演唱了由白禮士創作的作品分別是《Verbum Caro》《Ecce Panis》《Missa Pontificalis》三首宗教歌曲,白禮士蒙席(Don Lourenco Perosi)於1827年12月21日出生於意大利Tortona市的一個公教家庭,其父親擔任了該市主教座堂合唱團的指揮,白禮士是從小受到了聖樂的薰陶,1898年獲教宗良十三世任命為座西斯汀小教堂歌詠團的永遠指揮,音樂上半場的曲目莊重、肅穆,合唱團演唱聲部層次鮮明,聲音規範虔誠、歌詞在音樂旋律間清晰的跳躍,讓在場的所有觀眾肅然起敬。
音樂會的下半場演唱了五首作品分別是,阿雷格裡(Gregorio Allegri)作曲的《Miserere Mei Deus》、孟德而頌(Felix Mendelssohm)創作的《As the Hart Pants》、還有該團創辦人之一的林良平創作的《Panis Angelicus》、J.S.巴赫創作,伍星洪改編合唱《Ave Maria》、《You’ll Never Walk Alone》,相比上半場音樂會下半場作品題材顯得多元,音樂表演者情緒飽滿,讓現場的觀眾感受到音樂的溫度。
今年正值白禮士誕辰150周年,嚶鳴合唱團用愛的方式再次聚集到了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天主教「玫瑰聖母堂」用虔誠的歌聲表達了全體團員對白禮士的讚頌和敬仰。天主教音樂文化在澳門的發源可追溯到十六世紀,「隨着澳門聖保祿學院豐富的音樂教學活動及相應音樂生活的來戰,天主教的影響也在整個澳門迅速擴大,加上幾乎是同時期在澳門設立的多個教堂,天主教音樂文化開始在各類教會儀式和活動中,得到了民眾的呼應和瞭解,這個時期在音樂文化方面表現出兩個基本特徵,其一,以天主教音樂文化為代表的的西樂東漸的起始階段特徵,其二,形成了中西音樂文化相容並存的最初體驗。」天主教之所以能在澳門發展並興盛也是由於澳門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制度決定的 ,也為澳門音樂文化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因為有愛,當晚嚶鳴合唱團的歌聲才會如此美麗,因為心的虔誠,才讓人生的每一個陰雨時刻倍感溫暖,祝願嚶鳴合唱團載着「天主聖名之城」的歌聲走向世界,用愛和虔誠的歌唱溫暖世間一切美好。
本文作者:宋子龍為澳門大城市大學藝術學音樂史範疇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為戴定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