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祿標神父為家中長子,比他年幼七年的妹妹葉祿霞,在眾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她得悉兄長離世後特地從香港來到澳門,並透露與葉神父過去的點滴,揚言自己十分敬重大哥,今次受疫情影響,更代表眾兄弟姊妹處理大哥的身後事,責任重大。
葉祿標神父1945年10月21日於香港出生,1982年入讀香港聖神修院,領讀經職,1985年6月21日時任聖若瑟修院院長黎鴻昇神父批准入讀,繼續攻讀修生課程,1988年3月20日於望德聖母堂,在時任林家駿輔理主教手中領受司鐸職,同年3月22日被任命為望德堂副主任司鐸,在36年澳門教區服務當中,亦曾出任聖安多尼堂副主任司鐸、聖母軍區團神師,及澳門明愛牧靈主任。
葉神父是何時接觸信仰的呢?
我們在油麻地區長大,全家都是教友,外婆、媽媽都是教友,雖然爸爸不是教友,但媽媽也會帶我們所有兄弟姊妹到聖堂領洗,並送我們到教會學校讀書,當時我們的堂區就是尖沙咀的玫瑰堂。而大哥就讀佐敦的德信學校,當時仍是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MIC)的修女打理。因為修女的培育,大哥對信仰充滿熱誠。我只記得大哥經常說「要去教堂」,只與我們玩一會兒便走了。
那他是何時有進入修院的念頭呢?
其實在他讀完小學、開始讀中學時,大哥已經十分渴望研讀神哲學,但母親不太喜歡。她沒有阻止,只是向他分析、認為作為長子而又未完成正規的學業,如此離家讀神學不太合適。母親的說話一直在他的內心,所以他沒有進修院,待我們兄弟姊妹長大成人後,37歲才進入修院,因為他實在很渴望加入教會。他先加入香港的聖神修院,以我所知,當時聖神修院曾問及他選擇台灣還是澳門,他最後選擇澳門教區,以便回港探望家人。我相信因為是他比較年長才進修院的緣故,所以有不同的神長私下教授。大哥為整個家庭而作出極大的犧牲,因為我們知道他十分熱愛和渴望修院的生活,所以特別尊敬大哥。
如此一來,葉神父常回港探望家人;那他有分享自己在澳門的鐸職生活嗎?
他每逢開彌撒都會十分高興的。每次相聚時,他總會與我們分享他司鐸生活中的開心事,例如開彌撒、教友如何對自己。我覺得實在是天主特別揀選他,因為他實在享受和熱愛修道的生活。
即使回應司鐸聖召後,他也特別照顧我們兄弟姊妹,我們也經常探望他。未發生疫情時,我每年都會過來澳門探望他數次,因為其他的兄弟姊妹全部已移民至美加,只有我留在香港。
您認為葉神父是一位怎樣的兄長呢?
大哥是一個比較安靜和內向、不太愛說話,更不想我們擔憂,每次只會向我們提起開心的事情。他每年都會到加拿大探望父母的,但我知道影響大哥最深的是父母的離世:父親十多年前離世,他未能見到父親最後一面,所以一直耿耿於懷;而母親則在2019年離世,感恩他趕得及見她,送她最後一程,並為她奉獻彌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