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

【速食神學】(189) – 那麼,感覺和情感呢?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四樞德為成聖的生命而言是必須的,但它們還不夠。我們也需要我們之前在《速食神學》第27篇說過的信、望、愛這三個超性之德。

再者,聖神賦予我們聖神七恩和它的果實(參閱《速食神學》第75篇和76篇)來進一步幫助我們。

那麼,我們的情感呢?讓我們一起回顧它們是甚麼和它們所擔當的角色(參閱《速食哲學》第44點)。

所有生物都有一個方式來接收外在刺激和引發回應。為動物而言,牠們的感官接收外在刺激,而感情(也稱為「感覺」、「情慾」)斷定牠們的回應。當感官接收到外在刺激時感情便會自動地行動。

《天主教教理》第1763點說道:「『情慾』一詞是基督徒傳統的用詞。情感或情慾是指感性的激情或感動;情慾使人在面對所感受到的或想像到的善或是惡,傾向行動或不行動」。

人也擁有感性,它能接受外在刺激,而他也感性地回應那些外在刺激。再者,人有理智和意志。理智接收感性所接收的。這使人不只能夠看見、聆聽、感覺、品嚐、觸摸或想像,但也能理解感性的訊息。憑藉我們的理智或頭腦,我們能夠評估或分析某事為我們是善與否。意志根據理智給予的評估自由地決定行動與否,或如何行動。換句話說,有別於動物,人的回應不是預定的或自動的。真正人性的行為是理性的和自由的。這並不是指感性和情慾是無用的。因此,《天主教教理》第1764點說道:「情慾是由人心理層面的自然因素所組成,情慾提供感性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交往的通道並保障其聯繫。我們的主曾指出,人的心為情慾活動湧流不息的泉源」(谷7:21)。

但原罪之後,人的理性被蒙蔽,他的意志被削弱,以致有時候人有意或無意地放棄使用理智和意志,使自己純粹被感知或感覺所引導。我們要做的是培育自己的理智,使我們能慣常地反省來我們所接收的所見所聞,和訓練我們的意志,使它能夠掌權情感,並運用它們行善。

情慾是善或惡呢?聖多瑪斯寫道:「可以從兩方面去看靈魂之情:一方面,看其本身;另一方面,按其隸屬於理性及意志之命令。若看其本身,即視之為嗜慾之非理性的動態,則沒有道德性的善惡。因為按前面第18題第5節說的,道德性之善惡繫於理性。若按其隸屬於理性及意志之命令,則有道德性之善惡」(聖多瑪斯《神學大全》第2集,第1部,第24題,第1節;參閱《天主教教理》第1767點)。

《天主教教理》第1768點補充說:「當情慾有助於一個善的行為,在道德上便是善的,反過來說,便是惡的。正直的意志把所接納的感性推動導向美善和真福;不良的意志則屈服於無規律的情慾之下,給情慾火上加油。情感的觸動和感受能為德行所提升,或為惡習所敗壞」。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是良好運用情慾的典範。「在基督信徒的生活裡,聖神所達成的工作是推動整個的人,包括其痛苦、恐懼、悲傷,一如主在山園中和苦難中所顯示的。在基督內,人性的感受能夠在愛德和天主的真福中達致圓滿」(《天主教教理》第1769點)。

《天主教教理》第1770點也說:「人在道德上的完美,不僅在於人為意志所驅使而向善,也靠感性對善的慾望,一如聖詠所說:『我的心靈以及我的肉身,向生活的天主踴躍歡欣』(詠84:3)」。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