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愛爾蘭傳教士為印尼貧窮漁民服務五十載

天亞社訊)一位在印尼服務的愛爾蘭傳教士認為,天主的計劃是將他送到中爪哇省芝拉扎區的甘榜勞勿漁村,幫助當地的窮人擺脫赤貧。

78歲的獻主會士查爾斯.帕特里克.愛德華.博羅斯(Charles Patrick Edward Borrows)神父於1983年成為了印尼公民,他在為甘榜勞勿數千名漁民消除貧困的工作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該地區處於一個河口潟湖系統,由位於潟湖環境中的許多紅樹林覆蓋的小島嶼組成,大多數人口從事捕魚。漁民的收入微薄並不足以糊口,因此大多數家庭生活在溫飽的邊緣,與世隔絕。近50年來,伯羅斯神父一直為該地區及其人民服務,並見證了緩慢但卻有進步的變化。

甘榜勞勿在過去幾十年中部分地區變成了肥沃的稻田和耕地,使許多人擺脫了貧困、文盲和疾病。博羅斯說:「如果我來到一個地區,我認為首要不是為了建造教堂,而是為了窮人的福。」

博羅斯神父1973年抵達印尼,並被派到中爪哇普禾加多教區的聖斯德望堂區。 甘榜勞勿是該堂區轄內的一部分。神父在甘榜勞勿發現當地人住在水上漂浮的房子裡。他們貧窮且文盲,許多人患有登革熱和皮膚病。他們的孩子營養不良和腹瀉。

博羅斯神父於1943年4月8日出生在都柏林的塞維利亞,20年後加入無玷聖母獻主會,以加強他幫助窮人的想法,把他們都視為天主的肖象。他1969年在都柏林晉鐸後,期望在一個貧窮的國家服務。當他的修會決定派他到印尼時,他知道他的祈禱得到了回應。

他在1976年邀請當地人民、政府和印尼軍隊開墾幾個小島和沼澤,並將它們改造成肥沃的土地,開始著手一個新的項目。神父親自辛勤勞動,運送石頭和泥土,以激勵當地人。填海工程持續了十年,佔地約6000 公頃,其中約4700公頃用作稻田,適合人們居住。

漁民開始在稻田上耕作,很快就成了農民。他們現在每年生產大約三萬噸大米,這對幫助他們擺脫貧困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們當中一些人通過創業成為企業家,另一些人則飼養鴨子、兔子和山羊等牲畜以補充農業收入。

多年來,伯羅斯神父已幫助該地區超過70萬名農民和16000名漁民。大多數人現在經濟富裕,可以送孩子上學。

除了離島海事學院,他還建造了從幼兒園到高中的25所學校。大約8000名學生在這些機構學習,其中大多數來自農民和漁民家庭。他的學校有來自各種信仰的學生,其中大部分是附近村莊的穆斯林。

伯羅斯神父現在專注於在該地區的村莊修建街道、橋樑、水壩、水道和水井。然而,激進的伊斯蘭團體卻指責他進行基督教化。神父說:「我和我的學校被指基督教化。」並補充:「教育是所有兒童的權利,它使人們擺脫貧困」。

穆斯林居民德迪.蘇吉亞娜(Dedi Sugiana)說,無論他的背景如何,這位天主教神父拯救了窮人並幫助了所有人。這位56歲的三子之父說,他得到了伯羅斯神父的幫助,現在經營着一間餐館。 他說:「我可以給我的孩子上學。」

自2015年以來,伯羅斯神父開始在該地區的監獄內服務,包括在努沙坎班安島上為面臨死刑的罪犯設立的最高安全設施。他說:「我拒絕死刑,因為他們(囚犯)是天主的肖象。這是一種折磨。」「我通常會給天主教囚犯誦讀聖經,讓他們悔改。」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神父繼續為囚犯在網上舉行彌撒和靈修講座。他的使命正如天主所計劃的那樣,而且仍在繼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