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神父、修女和心理學家們正協助受洪災襲擊的喀拉拉邦災民

(天亞社訊)印度南部喀拉拉邦上月遭遇自1924年以來最嚴重的洪災,近百萬災民無家可歸。心理學家和輔導員日以繼夜協助災民,以恢復他們對生活的正常感。

當地心理衛生部門、教會團體,以及其他的志願機構,通過熱線電話服務和非正式家訪,正努力協助災民克服水災後經歷的創傷。

有兩名男子從救濟營返回家中,看到遭洪水摧毀的家園後,當中一名68歲男子,據報自殺身亡,而另一人即因心臟病發而去世。事件發生後,突顯心理輔導有其必要。

數以千計受過訓練的精神健康工作者及基督徒志工,已分散往受影響災民的家,以協助他們處理災後生活。這場洪災發生於8月,估計已造成二千億盧比(折合約二十八億美元)的損失。

而據《今日印度》的報道,分析師認為最終的經濟損失可能較預期的高出十倍,約為三百億美元。

露德醫院是喀拉拉邦的一所天主教傳教醫院,隸屬於維拉玻里總教區內的埃爾訥古勒姆區所管理。一名在這醫院接聽求助熱線的心理輔導員說:「許多打電話進來的人,都處於極震驚的狀態,少數人更已失去求生的意欲。」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心理輔導員指出,焦慮的情緒達致歷史高點,因為許多人在看到洪災中自己的財物被摧毀、積蓄被沖走後,都已失去了希望。

他引述一名有自殺傾向的中年男子最近進了醫院的例子,並補充指,在8月15至18日當河水氾濫導致許多民居被淹後,大多數災民已撤離家園並搬往地勢較高的地方。

他說:「他們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園,並留下所有的財物。而洪水把所有一切都沖走了,只在他們居住的地方留下大量的淤泥。」

心理學家若望(C.J. John)跟某醫院合作,該醫院位處科欽的港口城市。他說,災後出現的典型情緒問題是震驚,隨後便是抑鬱:「在救濟營中較容易處理他們的問題,因為在那裡他們可組織自助小組,互相分享各自的痛苦和悲傷。但當他們回家後,他們會感到被遺棄及無助,這就很容易引發出各種情緒問題。」

修女團隊和教會團體已開始在受洪災影響最嚴重的教區,如伊杜基,金格納傑里和曼安塔瓦迪進行家訪。

他們說,即使進行一些很簡單的事情,如坐下來喝杯茶,聽聽災民傾訴自己的哀傷,都可以產生治療效果,因為這能讓災民疏導情緒,並感到自己並不孤單。

世界精神病學協會秘書長兼普什帕基里醫院精神科主任羅伊.卡利瓦利爾(Roy Abraham Kallivayalil)表示,在過去兩周,他們部門已接收至少兩百位洪災受害者,他們有些表示有想死的意願,因為他們看不到自己如何能在經濟上存活下來。

他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有二至四成的人,在經歷自然或人為災害後,都會出現輕微的心理困擾。」他還補充,更多的人會體驗中等至嚴重的情緒困擾。

卡利瓦利爾說:「少數人或許會出現的心理障礙,是從未出現過的,且令他們感到很無助;而及時的心理健康服務,將大大降低這一影響。」

保祿.切魯瓦利(Paul Cheruvally)神父是埃爾訥古勒姆暨安加馬里總教區錫羅馬拉巴爾禮教堂的社會服務部主任。他表示,教區擁有大量富經驗的輔導員,他們包括有司鐸、修女和教友,他們會走訪整個總教區,並探望受洪災影響的家庭。

2004年喀拉拉邦曾遭海嘯襲擊,而莫亨.羅伊(Mohan Roy)身為世衛組織的協調員,曾給受海嘯影響的災民提供心理康復服務。他說,讓本地心理輔導員加入提供協助,是正確的做法。

他說:「他們熟悉社區的獨有情況,這使他們較外來的專家更有效率。」

他們可以通過系列的症狀,包括食欲不振、失眠、頭暈、緊張和專注力難以集中等,來識別「創傷後遺症」或「倖存者綜合症」的個案。

羅伊說,根據他的經驗,大多數的災難或創傷受害者,只要能獲得適當的輔導和精神治療,會在幾個月內康復。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