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oshua Un
在上一主日,氹仔嘉模聖母堂有15位青年領受堅振聖事。看着這些青年在高興地合照,我便在心裡想:「青年們,希望你們繼續深化自己的信仰;否則,我可能再不會在聖堂見到你們。」我擔心的是:究竟青年經驗的信仰是怎樣的?是不是與主日學學到的信理有很大差別?我帶着這些問題進入了我祈禱當中,我想替青年問天主一個問題:「究竟您是不是跟主日學老師教的一樣?」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細看一些對青年普遍的疑問。「青年是甚麼?」、「不明白青年想要甚麼?」、「為甚麼青年都不愛思考將來?」我們定義青年,期望青年成為一個定義上的好青年。毫無疑問,成為一個愛主愛人、品學兼優、有禮待人的青年,會是一個好青年。但是,一個好青年必須要這樣嗎?我們真的有這個必要給青年下一個定義嗎?我的答案是否定,因為定義不是「物本身」的全部。我們可以透過嚴密的分析、科學的鑒證,來給一個物體下一個定義。但人不單是客觀存在的一個個體,亦是一個充滿主體意識的存在。正是這個原因,人不能單純地被看作成為一個在大整體中的一個個體——這思想即是趨向集體主義(Collectivism);同樣,若把每個人的主體意識無限地放大,傾向唯我獨尊——這便趨向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那麼,定義有錯嗎?不,定義沒有錯。只是,若用定義來判斷一個青年甚至任何一個人,只會讓人變得不似人,讓青年變成一個「概念」上的青年。我們不妨先把定義放在一旁,這樣做不是否定它,而是希望能夠「經驗」青年是怎樣的,是否與定義所述的一樣。也讓青年自己去經驗那份定義上的好青年是怎樣的。
現在,我們嘗試回答最開始的問題。比方說,青年從主日學中認識到「天主是愛」這個道理。從第一年入學開始,直至畢業,導師會將這道理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在課堂當中。可是,當青年們結束主日學的學習,開始自覺地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基督徒的本份時,「天主是愛」這個道理為他們有甚麼意義呢?是一個信理嗎?還是只是在課堂上,老師嘮叨的一句話?若天主是愛,那麼我曾有過一份和天主有愛的關係嗎?若我在祈禱當中從未經驗過這份愛,那麼天主,請問您:是不是那位跟主日學老師教的天主一樣呢?或許,當青年帶着對道理的疑問步入新一個成長的階段時,這些疑問不代表他們沒有信德或對信仰不認真。只是,即使道理、概念、定義是對的,但能否讓青年在祈禱中感受,在生活中經驗那位與人建立有愛的關係的天主可能是更需要關心的問題。對定義產生質疑真是教會關懷他們的時候。帶着這些疑問,在祈禱中與主交談。在當中找到那問題的答案,「對!天主,您就是那位我曾在主日學認識的天主。」
青年要的不只是一個絕對客觀的答案;同時,作為前輩,也不應放任每一位帶出一個不同的定義。而是希望他們能在自己複雜的主體經驗裡,找到那份屬於天主永恆的光。在這份光照下,與主建立一份親密的關係。藉着這份關係去深化自己的信仰。
[bold]
編者按:喜歡思考的我,對在前線為青年牧民工作的每一位,表示深厚的感謝。我只是坐在椅子上思考青年的問題,而你們是實實在在親近每一位青年,為他們的成長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