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波蘭的烏爾馬(Ulma)一家上主日(10日)榮列真福品。父親若瑟(Josef)在田裡工作,身懷六甲的母親維多利亞(Wiktoria)在家照顧6名兒女。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收留了猶太人,因而慘遭滅門,連腹中胎兒都沒逃過一劫。如今這一家人,包括未出生的孩子在內,要一起被冊封為真福。
烏爾馬一家人依循福音的教導,過着簡單樸實的生活。他們教導兒女信仰,在家裡一同祈禱、誦讀《聖經》。因此,若望保祿二世教宗稱他們是「小型教會」,向最急需的人敞開家門。在猶太人格外「有需要」的戰爭歲月裡,儘管冒着極大的危險,而且簡陋的住家只有兩個房間,烏爾馬還是向8名猶太人打開了家門,給他們提供藏身之地、食物和友誼。
現在如果走訪烏爾馬的故居,會發現在他們家的《聖經》裡,對「撒瑪黎雅人」一詞作了標示,一旁寫着:「是。」這是一個有意識的抉擇,是在充滿暴力、仇恨、分裂的歷史性時期辛勤促進和諧的聖召。
回到烏爾馬一家在塵世的最後一天,那是1944年3月24日。納粹份子闖進他們狹小的住家,朝着猶太朋友們藏身的天花板夾層開槍,受害者的鮮血從天花板滴下來,恰好掉落在桌上的一張照片。照片中人是兩名猶太婦女,一個人手臂戴着達味之星。這張照片今天保存了下來,作為猶太人「蒙難的聖髑」。這戶主人若瑟和維多利亞則是被拖出門外,當着孩子的面遭到槍決,接着孩童們也「被處決」。然後,房子被火燒毀。
聖座封聖部顧問萊泰爾(François–Marie Léthel)神父在《羅馬觀察報》上發表文章,稱這個滅門慘案涉及猶太人的蒙難、基督徒的殉道。這一席話是要強調,顯然遇害者是無辜之人:除了烏爾馬一家人以外,還有八名猶太人。
戰爭的禍患抹滅不了這事件的光明面。烏爾馬一家人被以色列國尊稱為國際義人,對天主教會而言他們是真福。他們全家人獲承認是殉道者,就連還在母親腹中的第七個孩子也不例外。
關於這點,聖座封聖部部長塞梅拉羅(Marcello Semeraro)樞機在一次訪談中解釋道,在呈給教宗的列品請求書中也有這名還在母胎中的小生命。或許出於恐懼的緣故,在納粹份子殺戮時,分娩過程已經開始了。樞機說:「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案例,當我們把它與福音事跡相連結時,可稱之為『血洗』(baptism of blood)。我想到一個類似的例子,即:諸聖嬰孩的蒙難。包括這名在屠殺事件後在萬人塚裡被找到的小生命(他的頭和部分身體已經離開了母胎),其殉道事跡也獲得了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