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44) 甚麼使聖父、聖子和聖神彼此不同?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兩個出發引致四種關係 我們已理解了聖子如何發自聖父,聖神如何由聖父和聖子所共發。我們或許會問:三個位格以甚麼方式使彼此之間不一樣呢? 要回答這條問題,我們要先回顧《速食神學》第42篇中關於神學中採用哲學詞彙,以幫助我們加深對信仰的理解。讓我們再次引用《天主教教理》第252點: 「教會採用(1)『實體』(有時也用『本質』或『本性』)一詞,來指明在一體中的天主本質;(2)用『位格』或『自立體』一詞,來指明父、子、聖神彼此間的實際區別;(3)用『關係』一詞,來指明三位的區別在於彼此間的關係」(《天主教教理》第252點)。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家庭重塑工作坊 九月將在港舉行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將於2019年9月20至22日期間舉辦「家庭重塑工作坊」。是次活動為期三日兩夜,於香港長洲慈幼靜修院舉辦。 是次工作坊邀請到黃葉仲萍博士擔任導師帶領,工作坊通過體驗活動,讓參加者了解家庭系統及關係所引起的問題、情緒等,讓參加者「重塑」成長中的負面經驗,進一步面對並處理家庭與個人內在的心結。期望讓參加者增加個人抗逆力,學習放下成長中的傷痛,提高對自身的認識,達致自我成長。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愛的共融‧生命的分享  第22屆夫婦懇談週末營即將舉辦

(本報訊)澳門夫婦懇談會將於今年8月23日(星期五)下午6時半至25日(星期日)下午5時,舉行每年一度的夫婦週末營,地點在澳門路環的依撒伯爾靜修院,歡迎本澳的夫婦參加。活動對象為結婚3年以上或已有一位小孩的夫婦。靜修院位於路環市區附近,提供少量車位給參加夫婦,夫婦懇談會也備有專車接送往返路環市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親子關係導航培訓工作坊圓滿結束 繼續辦「再創新意思」之衣食住行篇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舉辦的「父母親子關係導航培訓」工作坊,已在2019年7月27日圓滿完成;這次活動於澳門鄭觀應學校舉行,並請到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婚姻調解處主任朱雪嫻姑娘,及家事調解督導梁燕鳳姑娘來帶領。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利瑪竇中學與兩所美國中學結誼

(本報訊)日前兩所美國的耶穌會中學 Seattle Preparatory School 和 Xavier College Preparatory High School 師生近20人在友校香港華仁書院師生帶領下,於7月3日至4日到訪利瑪竇中學。到達後,各校分別進行自我介紹,之後便由利瑪竇學生會成員帶領進行破冰遊戲,期間四校學生都十分投入,場面熱烈。遊戲過後便一起遊覽校園,了解學校的各項設施。最後更無懼風雨,一起燒烤和進行球類遊戲,氣氛熱鬧。期間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周守仁神父也親臨現場,探望師生及與老師進行交流,並感謝老師們的無私奉獻,陪伴學生成長。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望廈堂區慈悲行動之增廣見聞遊澳門

堂區的關懷 一切從2016年教宗的號召開始,2016年教宗宣佈了「慈悲禧年」,望廈聖方濟各堂區在本堂神父的建議下,以實際的行動來響應號召,開展了「關注留守兒童計劃」,目的是為國內的留守兒童提供關懷和照顧。 計劃開展後,組員曾多次前往國內探訪受助家庭,注意到除了留守兒童需要援助,還有不少非留守兒童的貧困家庭極需支援,因此,堂區的「關注留守兒童計劃」改為「慈悲行動」,目的是讓籌得的善款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學童家庭。小組並細分為資助學生學費的「助學組」、資助貧困患病學童的「醫療資助組」、以及為鄉村學童拓展視野的「增廣見聞組」。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閃亮人生》電影會圓滿舉行 分享聖大與路環監獄合作課程

(本報訊)由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主辦,《閃亮人生 The upside》電影分享會於本年7月27日(六)假澳門大會堂2院舉行,並邀請到聖若瑟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外展項目主任劉舒文助理教授作映後分享。此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獲得假釋的阿豆因應法庭要求四處找工作,多次碰壁後終於得到四肢癱瘓的富翁菲臘聘用作私家看護。二人皆處於人生低谷,出身及經歷亦截然不同,在朝夕相處下,發展出一段暖心動人的忘年之交,還各自尋回自己的閃亮人生。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新聞簡訊

教宗8月份祈禱意向:為家庭培養人性使命祈禱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布2019年8月份祈禱意向,特別為家庭——培養人性實驗室的地方——而祈禱。 教宗於視頻訊息中,首先問道我們各人希望把怎樣的世界,留給未來、留給下一代,並隨即答道:「願我們留下一個有家庭的世界,我們應當守護家庭,因為家庭是真正的明日學校、是自由的空間、是人性的中心。」 教宗續指,每個家庭都需要培養和有共同祈禱的習慣:「我們要在家裡保留一個獨自和共同祈禱的空間。讓我們祈求家庭在祈禱與愛的生活中日益成為『培養人性的實驗室』。」 教宗數年前為每個月的教宗祈禱意向發表視頻訊息。教宗祈禱全球網絡受委託負責製作這些視頻訊息,更透過各社交網站加以推廣,以提升急需祈禱的意識。   愛爾蘭戈爾韋教區主教譴責對清真寺的襲擊 (梵蒂岡新聞網訊)愛爾蘭戈爾韋教區主教凱利(Brendan Kelly)強烈譴責當地郊區一間清真寺(Masjid Maryam mosque)遭人破壞的行徑。這間清真寺兩年來已是第二次遭到襲擊:2017年6月,穆斯林齊聚在清真寺為齋戒月祈禱時,遭人投擲石塊。 此前,2019年6月,愛爾蘭主教團在梅努斯舉行全體大會期間發表聲明,對愛爾蘭與日俱增的種族主義、仇外心態和宗教不寬容事件表達關切之情。聲明寫道,這些行徑「有時是自認為虔誠的基督徒做出的」,他們「以匿名的方式,否則便是在社交網絡上、在私下交談中,明目張膽地進行言語攻擊,或是做出肢體暴力」。 主教們指出:「人性尊嚴並不取決於一個人的膚色、國籍、口音或宗教信仰。在日新月異的愛爾蘭,我們呼籲重新建立對每個人的尊重,不將任何人排除在外,並要全力避免以言語冒犯他人。」 戈爾韋教區主教則在7月29日發表的聲明中表示,他對「蓄意且惡意攻擊」清真寺的事件深感「失望和震驚」,並「全心譴責如此行徑」。凱利主教探訪了該清真寺的伊瑪目努南托(Ibrahim Noonanto),表達他的支持並傳達「當地社區普遍感受到的義憤填膺」。這位神長寫道:「襲擊一個敬禮場所乃是攻擊天主和每個有信仰的人。我們與穆斯林鄰居團結一心,跟他們一起抵拒暴力、分裂和仇恨。」   歐洲基督教和天主教領袖聯合發表訊息,籲共同守護受造界 (梵蒂岡新聞網訊)為協助基督徒善度受造界時期活動和準備亞西西大公祈禱聚會,歐洲基督教協會(CEC)主席克里格(Christian Krieger)牧師和歐洲主教團委員會(CCEE)主席熱那亞總主教巴尼亞斯科(Angelo Bagnasco)樞機聯合發表訊息,籲請基督徒和基督徒團體熱心祈禱,並以行動守護環境。善度受造界時期活動將從世界祈禱日9月1日至10月4日亞西西聖方濟各瞻禮日舉行。在祈禱日前夕8月31日和9月1日將舉行大公祈禱。 克里格牧師寫道:「伴隨着環境危機的加劇,其對最脆弱者的惡果也逐漸顯現出來。基督徒蒙召以宣講、行動和祈禱見證對造物主天主的信仰。對於所有基督徒家庭而言,受造界時期是一個契機,來一起慶祝天主是創造者、因一切的生命恩賜而表達我們共同的感恩、為我們濫用環境和自然資源而向天主懺悔並承諾作出行動。」為此,克里格主席呼籲:「透過我們彼此之間及和所有受造物的關係來加深我們與天主的關係。」 巴尼亞斯科樞機則表示:「環境生態需要的是一個整體生態,意味着包含人類生態學,即尊重每一個人的尊嚴、生命和因生命而來的一切:保護人類從開始到自然死亡的生命是承諾保護整體生態的一部分。」樞機主教最後強調,所有基督徒在相同信仰和共同的責任中相遇,期望他們與所有善心人士,一起在一個適當的生態環境中懷着愛去宣講、看待和照顧人、民族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