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天主的話

十五世紀在西班牙寫成的《五書》卷軸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三主日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在《天主的話:神聖啟示教義憲章》中這樣說道:「天主的話具有那麼大的力量及德能,以致成為教會的支柱與力量,以及教會子女信德的活力,靈魂的食糧:精神生活清澈不竭的泉源」(第21段)。在今天的讀經中,禮儀讓我們體驗到「閱讀聖經」乃至「宣講聖言」在兩個不同的向度中所展現出的力量,同時向我們演示為了讓《聖經》的這兩重力量展示出來所必須的讀經法門。這兩個向度,就分別在讀經一和福音選讀中展現了出來。 先看讀經一。從《厄斯德拉上、下》的上文下理看來,自南國猶大被巴比倫滅國,上層精英份子流放巴比倫起,猶太百姓就從未聆聽過自己民族的宗教經典了。即使在乃赫米雅任猶太行省省長時期,也就是猶太精英分子得到波斯王居魯士准許回歸本鄉的一個世紀之後,猶太百姓仍從未聆聽過「法律書」(相當於《〔梅瑟〕五書》)。我說「聆聽」,除了因為古時普羅百姓普遍不懂閱讀(=唔識字)之外,是因為即使對知識份子來說,閱讀本來就是「朗讀」,是要讀出聲音的。現代社會普遍的不作聲閱讀(=默讀),其實只是現代社會的產物。由此看來,當時全體群眾在聽過《五書》後都泣不成聲,某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在等待了百多年後,終於再一次聽到自己民族如何在上主的帶領之下誕生。可以說,乃赫米雅—厄斯德拉的管治,在重建耶路撒冷城牆之後(參《厄下》一至七章),終於也重建了猶太民族。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世青節參加者分享辦告解原因

(綜合報道)35名在囚人士上月為世青節打造250個告解亭。大會於巴拿馬市的大型休憩公園 Omar Recreation Park 設立「寬恕園」(Forgiveness Park),並放置那些在囚人士親手製造的告解亭。美國媒體《天美社》日前訪問數名參加了今屆巴拿馬世青節的青年,問他們到那處辦修和聖事的原因。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三主日(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福音 1:1-4, 4:14-21   在接下來常年期的主日福音中,我們要跟隨聖史路加的腳步,來看耶穌的一生。今天的福音包含了兩個段落。路加福音的序言是從向一位朋友德敖斐羅(希臘文「上主所愛的」)致意開始的。路加清楚地承認他自己未曾親眼見過耶穌。路加福音是在耶穌死亡及復活的至少五十年後才完成的。然而這段序言是路加想要確保此部福音的故事正確無誤,並且是根據那些與耶穌有過親身經歷的人編寫而成的。這對我們每位跟隨耶穌基督的教友來說也是有密切關聯的。我們與耶穌素昧平生,但我們靠著信德相信並追隨祂。福音的第二部分,從序言直接跳躍到路加福音中描述耶穌第一次公開現身在故鄉納匝肋。這和我們在主受洗節讀到的故事一樣,都是一個延續信仰的過程。耶穌擁有完全的人性,他從出生、受洗,到今天以一位教師的身分,在公開場合發表了他的「使命宣言」。 耶穌的使命宣言字面上似乎是針對世上的窮人、俘虜、盲人,與受壓迫者而講述的,但事實上,我們更應該了解這個章節象徵性的意義。除了物質缺乏的人以外,還有許多心靈空虛、孤單寂寞、被拒絕,或是窮得只剩下錢的人。這才是真正窮困潦倒,一無所有的象徵,我們的內心也或多或少曾經困乏軟弱。此外,除了遭受囚禁的俘虜之外,還有那些受到不公義對待、犯罪而需要悔改及和好的人,自由對他們來說是多麼的遙不可及。很少有人能夠得到真正的自由,更有人因此害怕自由背後所帶來的責任。同樣的,精神上的盲目:偏見、愚昧、妒忌,遠遠勝過身體上的視障所帶來的殘缺。 耶穌的宣講是如何傳達到我們心中的呢?答案就在今天的讀經二中。在現今社會中,我們經常太過於個人主義,按照自己的方式操控生命,對於信仰生活也是如此,但是讀經二中,聖保祿卻不是這樣描述的。保祿認為基督徒身為天主同一個身體,每個肢體雖然擁有多樣性,但卻也能不斷地互相合作。這就是今天福音中,耶穌所宣講的道理還依然能應驗在現代社會中的原因。我們成為一個身體,同甘共苦,讓彼此都能體會到耶穌希望我們得到的富足(克服貧窮)、遠見(消除盲點)以及釋放(擺脫壓迫和沉溺)。最後,我們不可忽視讀經一中宣讀的法律和福音中耶穌誦讀的不同之處。舊約的律法中,尊嚴、人權與自由是基本要件,但耶穌添加了新的元素──憐憫。在今天的感恩祭中,我們祈求上主賜予我們自由地接受他人缺陷和軟弱的能力。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心英文中學八十周年音樂晚會樂韻悠揚

(本報訊)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音樂學會於1月20日晩上假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舉行「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八十周年音樂會」,天主教澳門教區李斌生主教等嘉賓應邀出席。是次活動為該校慶祝八十周年校慶節目之一,另外兩場音樂會亦已於1月19日於校內舉行。所有場次全數座無虛席。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大舉行社區奬助學金頒奬典禮

(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訊)「2018/2019學年聖若瑟大學社區獎助學金頒獎典禮」上週五(18日)於青洲校舍花地瑪百年顯現紀念館舉行,合共18間機構和人士,向大學捐贈44個社區奬學金及12個社區助學金,共56名學生受惠,以鼓勵成績優異或有經濟困難的學生繼續升學。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梵蒂岡成立官方田徑隊

(羅馬主場訊)梵蒂岡以健康開展2019年!梵蒂岡教廷本月10日與意大利奧委會簽訂協議,宣布成立「梵蒂岡田徑隊」,參與奧運等國際賽事,與意大利及其他國家的隊伍一較高下。團隊由梵蒂岡員工及其家屬組成,當中還有移民和難民作為名譽成員。 宗座文化委員會副秘書長梅爾喬爾.托卡蒙席接受訪問時稱,隊伍不單只是為比賽和跑步,「而是為了傳遞信息,以及為基督徒生命作見證。這是由梵蒂岡員工構思出來的,對於在梵蒂岡工作的人來說,這是非常多樣化和廣泛的,能有助於促進開明的想法。這就是為何我們歡迎來自支援隊的移民。」此外,梵蒂岡田徑隊亦會設立殘奧隊伍。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鮑思高神父是福音喜樂的健康攜帶者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一本名為《與鮑思高神父同讀〈福音的喜樂〉》的新書中作序,指出「他不是聖週五那樣愁眉苦臉的聖人,而是復活主日的聖人。他是福音喜樂的健康攜帶者,總是快樂、熱情,儘管他每天有數不清的問題要面對。對他來說,聖德就在於感到非常幸福。」 教宗寫道:「鮑思高神父的訊息在那個時代是一個革命性的信息,當時的司鐸與百姓的生活距離較遠。在都靈這個吸引許多求職青年的工業城市,鮑思高神父在社會和存在的邊緣發揮他的傳教熱忱:走上街頭,進入建築工地、工廠和監獄,將真正的教育者的喜悅和關懷帶給街頭的不良少年。」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新聞簡訊

教宗致唁電:肯尼亞恐怖兇案是毫無意義的暴行 (梵蒂岡新聞網訊)肯亞首都内羅畢上週二(15日)發生一宗恐怖兇案,至少21人喪生。教宗方濟各聞訊後透過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寄發唁電,表達精神上的關懷。 唁電寫道,教宗「在獲悉襲擊案造成人命傷亡的消息後深感悲痛,他向所有遭到這毫無意義的暴行打擊的人表達精神上的關懷」。教宗也對「全體肯亞人民,特別是傷亡者的家屬致以深切哀悼。」 這起兇案於本週二在内羅畢的一家酒店發生,原教旨恐怖組織青年黨(al Shabaab)宣稱對該襲擊事件負責。在21名亡者中有16名肯尼亞人、英國人和美國人各一名,其他三名是非洲公民,目前尚無法確認他們的國籍。肯尼亞當局表示,已經拘捕了九名與兇案有關的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