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都有類似的經驗,一個影響生命的事件發生時,當下很難接受與理解,但在往後生命的某個時刻,卻會有不同的領悟。
文:Ian Shelley Alabanza譯:何心豫 【編按】澳門教區將2023-2024年為聖召年,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邀請多位教授及講者就聖召主題每月撰寫文章,本報特此刊載聖召系列文章,讓讀者更深入了解聖召這個主題。 天主教澳門教區熱切迎接聖召年。聖召年鼓勵澳門的天主教徒多聆聽天主的話。在我們當中,有些人雖然未有自覺,但其實可能已有司鐸或修道的聖召—可能會是一名修士﹑傳教士,又或者是隱修士。 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耶穌的生活,特別是祂進行傳教活動的時候,我們能看到祂時常進入人羣中。祂跟群眾說話,分享天主的福音。他在病人中間,治癒他們。他與社會邊緣的人打交道—罪犯﹑妓女﹑麻風病人﹑稅吏等等。簡而言之,耶穌為當時社會帶來了非常強烈的影響。祂的傳教活動無可否認,是針對社會的。 儘管所有基督徒都被召叫跟隨耶穌,但其中有些人有獨特的聖召,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天主子民,其角色與平信徒的截然不同。即使處於一個正逐步世俗化的世界中,神父和修道人士仍然跟社會息息相關。事實上,那些被天主召叫要過司鐸和/或修道生活的人,可以被視爲當今的先知。
文: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在接下來的五個主日,禮儀會透過讀經為我們呈現出生命之糧的奧蹟。就像任何一位優秀的老師一樣,耶穌逐點逐點的揭示出這奧秘的意義。今天的讀經邀請我們默想天主德能的奧秘與偉大;這德能滿足了人們的最基本需要:生存。這份恩賜並不只是尤關個人的生存,但特別是尤關整個團體、整個社群的存亡。還有一點,既然我們得到了生命,天主也藉着讀經告訴我們應如何好好活出這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