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神學入門】第十章:神學——信德的科學(四)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3. 神學,現實中的科學

事實是,信德的語言具有某種象徵性的特徵,並不代表當中所包含的教義(即三位一體的天主、創世、啟示、盟約、道成肉身、救贖、復活、教會等等)只是單單象徵性的推測。

語言標記揭示了一個神秘的現實,這現實是能達到我們的,並透過人類的標記來讓我們達到。真理與謬誤應用在神學的計劃。神學的語言並不是虛構的,或不是意味着一個簡單的指引。

* 當我們說「天主愛人」或「人死後仍能生存」,我們是描述着這些真實的事實,並能直接地影響人類的存在。透過一些經驗,我們知道宗教的教導能遇到以下的行為,包括相信或不相信、懷疑、接受、希望、恐懼、愛等等。

4. 神學性科學的思辨與實踐範圍

神學的科學性本質,要求我們理解它為一個理解的習慣。但神學並不是一些理論的系列,亦不是一種奉獻到空虛的推測的科學。對基督徒和所有人類一般決定性(決定他們人生)的問題,它擁有最終的答案,並應為思維提供一些啟發,和為行為提供一些指引。

因此,神學是一門實用的科學,並應令信徒的存在更生動,能餵養他的靈修生活,激發和推動他傳遞基督的信仰。除了承載教會生活的表現之外,神學也包含活力和可能性,並對建設教會和改變世界去接受天國價值觀,而作出貢獻,

5. 神學作為智慧

除了作為科學之外,基督宗教的神學是一門智慧:它是在於單單訊息和知識之上。它對現實的觀點,比哲學或科學的觀點更為透徹,因為哲學或科學的觀點只是顧及到事物的本身。

透過天主自己(第一因),也即是宇宙秩序的原則,神學是一切神性和人類真理的知識。神學以一個整體的方式,並以永恆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它努力進入天主的計劃。

當神學以天主的角度理解到世界的意義與事件時,這就是所謂的智慧,並能在沒有控制它們的情況(在這原因)下,帶出統一的角色,和綜合一些人文的科學。它告訴我們,我們不應該對受造物擁有膚淺的知識而感到滿足。它奉獻自己作為任務的核心,這任務是要帶出一個圍繞天主知識為起源、中心、世界及人類生命的終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