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洲新校舍集中學大學於一身
(綜合澳門日報及本報訊)佔地一萬二千平方米、位於青洲的聖若瑟大學與聖若瑟教區中學聯合新校舍預計將於明年三月完工,下一學年起正式啟用。該校舍耗資五億八千萬元,前後經歷三年時間興建,校園多處地方體現環保建築設計理念。聖若瑟大學校長薛沛德表示,僅就聖大而言,新校園料可增容九百名學生,至最多二千二百人。
四幢樓逾二百教室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黎鴻昇等一行昨日中午十二時視察新校舍工程。其間由聖若瑟大學校長薛沛德帶領參觀新校舍設施,包括宿舍大樓、校內的小聖堂及教學樓等。隨行的還有聖若瑟教區中學校長羅玉成、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校長郭華邦、天主教會大學高等教育基金理事長羅庇道神父等。
聖若瑟青洲校舍主體樓宇共四幢,包括可容納一百二十八位學生的宿舍樓、共有逾二百間教室的教學大樓、多功能樓及教堂,游泳池、體育館、停車場等配套服務設施將設於地下,總建築面積達三萬八千平方米。負責工程的高級項目經理林俊斌表示,該校園設計獨特,並凸顯生態環保理念。其中教堂為達到更好的美態和傳聲效果,採取不規則的螺旋形弧度設計,為港澳兩地首創,但建築難度亦因此增加。教學樓使用鵝蛋型樓梯、通風位採螺旋紋設計,均額外花費興建時間。綠色環保方面,樓宇建造外牆和天台花園、採用「大窗大門」增加採光和自然通風、安裝太陽能採集板及雨水收集系統等,為一所典型的綠色校園。他有信心新校舍可於明年三月落成使用。
最多容二千二學生
新校舍為聖若瑟大學與聖若瑟教區中學共同使用,兩校之間不設任何分隔。薛沛德期待下一學年可將聖大師生整體搬遷,他估計新校園可最多容納二千二百名學生,目前該校包括學士、碩士、博士學位課程以及學士後課程在內的學生共一千三百人。譚俊榮為學校即將迎來新發展表示高興,期望兩校為澳門培養更多優秀人才,並願與澳門教區繼續保持良好關係、合作無間。
新校舍現址原為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校舍,該校師生於○七年九月遷出原址,新校舍於○九年十二月奠基,原來預計於一年半至兩年內完成的工程,先後遇上土地邊界、棚戶搬遷、興建經費、勞工糾紛等各種問題,導致進度被延誤。
聖大新口岸校址擬作托兒所
出生嬰兒數量破紀錄的「馬B」入托將於兩年內達高峰,官員不只一次承諾明年托兒額將較目前增加一千個,至全澳一萬個托額的水平,原來其中一個「增長點」在聖若瑟大學目前位於新口岸的校址。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表示,社工局目前正與天主教澳門教區和聖大磋商,待該校遷往青洲校舍後,原址將開辦聖若瑟托兒所的「成數」好高。
譚俊榮形容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增加托額的例子,感謝澳門教區和聖大共同為澳門的教育發展思考,希望將來新的托兒所將解決皇朝區居民的入托需要。他稱,聖若瑟托兒所新增的托額,已計算入政府早前承諾明年托額將增加至一萬個的名單內,至於餘下托額將如何解決及其分佈,他繼續「賣關子」,但承諾一六、一七年可提供足夠托額予市民。
新舊設校舍續造福社區
聖若瑟大學校長與本報的專訪(葡文全文將於下期刊登)中指出:「新校舍中的教育設施,如禮堂,圖書館及體育場地將能為附近的社區提升生活水準。」此外,有關原新口岸校舍的未來安排,校長初步透露想將設施一分為二:A座作為碩士課程課室而將B座改為托兒所。詳細計劃仍有待葡萄牙天主教大學方面的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