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六十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於4月30日舉行,該主日各堂區的彌撒中所募捐的款項,由主教公署轉呈羅馬,以支持教宗推行各項宗座事業(「聖伯多祿獻金」Denarii Sancti Petri)。另天主教澳門教區又宣佈,當日至2024年12月8日為「教區聖召年」,鼓勵男女青年慷慨回應天主的召叫。茲將各堂捐款數目開列如下:
教區生委會「繪本共讀.培訓工作坊」圓滿結束
(本報訊)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6月10日假教區中心地下5號,舉辦了「繪本共讀.培訓工作坊」。活動共有18人參加,工作坊以天主教信仰為基礎,培育教友更有效地陪伴面對親友逝世及各種失落的人士,讓他們學習坦然面對與接納喪失,及懷着希望、計劃將來。
花地瑪聖母堂舉行越南朝聖之旅
團友於頓頭耶穌山合照 文:Vincente Iu 越南朝聖活動,因受2019年的疫情影響而暫停三年之久,朝聖活動能在今年再次復辦實在感恩!由澳門化地瑪聖母堂暨善會「服務組」胡吳侶圓神父的悉心安排下,超過四十位教友和親朋終於如願以償,在六月初從香港機場啟程,展開了一次期盼已久的越南朝聖之旅。
港澳教區檔案處交流
暨共同促進檔案工作及教區歷史之發展 為促進檔案及教區歷史之工作,天主教澳門教區歷史檔案及文物處員工5月29日到訪天主教香港教區檔案處,與檔案主任劉超賢先生及其同事們一起進行工作交流及分享。
世界主教會議《工作文件》面世
敦促教會接納多樣性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教會會議秘書處週二(20日)發表《工作文件》(Instrumentum laboris),該文件將指導2023年10月和2024年10月在羅馬召開的兩次會期。這份大約60頁的《工作文件》包含了世界各個地區地方教會的經驗:在一些國家中,教會正經歷的戰爭、氣候變化,以及產生「剝削、不平等和『浪費』的經濟體系」;在有些國家,作為少數群體的信友承受着殉道的苦難,處於「日益強烈的、有時是激進的世俗化」社會中;在某些國家,「教會因性侵或濫用權力和良心而受傷」,無論是在經濟還是體制層面,創傷都需要應對之道「重皈」重。有些教會則是通過富有眾議精神的分辨力,勇敢地面對教會的挑戰,而不是試圖「不惜一切代價地解決它們」:「只有這樣,這些張力才能成為能量的來源,而不會陷入破壞性的兩極分化。」
【天主的莊田】隱院之緣
文:羅芷芬竹灣聖若瑟靜院 「首晚我參加了寢前經,到達聖堂時,漆黑一片,牆上只開了一盞照明燈。祈禱到了中段,一位會士上前開了大射燈,強光映照在十字架上的耶穌。那位為我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就在我面前,內心冒起一份很深的觸動。」
【聖經人物傳】加音和亞伯爾:上主與加音之間的對話(中)
文:梁展熙博士(S.Th.D.) 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在上一期,我們發現到聖經作者有意讓《創.四》中加音的故事來呼應《創.三》中男人和女人的故事,包括事件發生之後上主開首就問『人在哪裏?』的問題,以及始作俑者不願承認責任的回答,還有上主接着反問的:「你作了甚麼!」。然而,上主要對加音說的,仍然未完。就讓我們今天繼續讀下去。
【利瑪竇】(20) – 利瑪竇的文字福傳(下)
文:段春生神父 《交友論》1596年於江西寧都首次出版,此後,1599年在南京和1601年在北京連續再版。被數入十餘種叢書,在明末士大夫中風行一時。《交友論》是利瑪竇早期最成功的一部著作,搜集整理了西塞羅與伊拉斯莫斯論友誼的格言:「吾友非他,即我之半,乃第二我也,故當視友如己焉。」教宗方濟各2018年9月26寫給中國天主教的信中,提到了利瑪竇的《交友論》:「正如非常敏銳的耶穌會士神父利瑪竇所說的,讓我們挑戰彼此信任的美德:『交友之先宜察,交友之後宜信。』」
【心遇聖言】聖召:您深處之喜悅與世界渴求的匯聚點
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甲年常年期第十一主日 「祂一見到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慈心,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像沒有牧人的羊。於是對自己的門徒說:『莊稼固多,工人卻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他的莊稼。』」(瑪9:36-38)
【訃聞】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鄧桂玲修女安息主懷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 鄧桂玲修女 安息主懷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鄧桂玲修女,已於2023年6月10日(週六)早上十一時十五分,蒙主恩召,安息主懷,享年8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