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6月10日假教區中心地下5號,舉辦了「繪本共讀.培訓工作坊」。活動共有18人參加,工作坊以天主教信仰為基礎,培育教友更有效地陪伴面對親友逝世及各種失落的人士,讓他們學習坦然面對與接納喪失,及懷着希望、計劃將來。
生委會辦事處主任鄭桂好(Maggie)接受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訪問時稱,澳門社會去年12月經歷了一波新冠疫情,不少家庭在此短短時間內面對多位親人離世,這份喪親的哀傷不能單靠三言兩語便能夠釋放,透過繪本內的畫面、顏色、人物等的呈現,能夠幫助不同年齡層的喪親者將內心的鬱結舒發出來。
是次工作坊邀請了資深家庭治療師梁敬之先生帶領,內容包括繪本共讀,理論講授,小組討論及分享環節。當天以兩本風格不同的繪本進行共讀,梁先生指出,面對喪親,哀傷是必經階段,亦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會影響家庭或身邊的人的關係,處理哀傷没有唯一方法及既定的時間表,這個階段重點在於有否同行者陪伴;並且提及支持哀傷者的五大原則﹕帶著愛和不加批判地傾聽、抵制嘗試「解決」問題、回憶是治癒的、避開不會實現的希望陳詞濫調、提供具體的幫助但要尊重界限。梁敬之又引用教宗本篤十六世頒布《我們得救,還是在於希望》的通諭,讓我們明白生命會使人感到失望,但要將希望放在天主身上。
當日,生委會也邀請了聖保祿書局張麗瑩修女到場推介一系列有關情緒及靈修主題書籍,以多角度看待哀傷以及如何以信仰角度尋找心靈的慰藉。因為,與親人的情感是一份長遠的關係的,並不能一下子便能「放下」,生委會期望透過這些書藉,讓參加者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喪親,她亦提到祈禱的重要性。
生委會期望透過工作坊,讓參加者親身經歷如何分享自己內心的傷痛,回憶及細味已逝世親友所留下的「禮物」,明白親友雖不在人世,但雙方之間的聯繫永遠不會消失,並學習如何陪伴及關懷身邊正經歷喪親的人;同時,該會亦計劃於今年11月舉行煉靈月繪本共讀系列活動。
來源: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