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肯亞公立高中增設校牧 以提高學生紀律

(綜合報道)肯亞政府近日表示計劃推行一項新措施,建議在所有公立高中設立校牧,以改善紀律和制止動亂。當地的宗教領袖表示歡迎,並認為此舉能幫助推廣良好的道德觀念。 西肯亞聖公會的卡功達(Joseph Kagunda)主教表示,「這是一個值得歡迎的舉動,我們十分鼓勵。」他又指,在過去一年兩所學校有了校牧後,的確有助減低紀律上的問題,「我們亦發現,相對於老師,學生對校牧比較開放。」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種子 心田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耶穌講故事的功力,都可算是大師級。祂所講的都不過是有關大自然,或者是生活中的瑣事,但祂卻能以此教導有關天主國的事,並誘導祂的聽眾自己去思考有關的問題。自今天起一連三個主日,禮儀讓我們聆聽耶穌在《瑪》第十三章中所講的比喻。這些比喻,是《瑪》作者用來突顯自己著作的一大主題:耶穌乃世上最有智慧的導師。 耶穌為甚麼要用比喻(parable)來對人宣講呢?的確,至少在三部對觀福音中,耶穌多是用比喻來教導群眾的。而所謂比喻,就是指講者在兩種事物之間作出類比;換言之,由於抽象的概念難以言喻,則在日常生活中可接觸到、可經歷到的事物中找出可比擬之處,並作出類比,以求讓聽眾明白。事實上,希臘語「parabolē」,意思大概就是「comparison」(=類比)。簡言之,比喻的關鍵就在於甲(在某種特質上)「類似」乙。學界一般相信,新約時代猶太傳統用了希臘語「parabolē」一字來翻譯希伯來語「mashal」,後者一字歧義,意思包括:謎語、箴言、諷喻、寓言等。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愛倫青年中心探訪香港扶康會

(本報訊)愛倫青年中心義工們於6月25日的愛心交流探訪中,在扶康會方叔華神父,院舍負責人及其員工們的善表中,心靈深處自不由衷地,對智障畸形殘弱的兄弟姊妹們,獻上一份大愛關懷的深情。 敬仰服務於扶康會的工作人員,他們以無比的愛心,關懷照顧,伴同跟貼這群不能自理的兄弟姊妹們,讓孤單無助的困苦心境遠離他們。在扶康會探訪中,義工們體會著人人的生命都是無價之寶呀! 在交流過程中,喜遇他們的家人到訪,相見歡的親情,何奇感動溫馨啊! 至於缺乏家人探訪的會友,亦不感到寂寞,因為神父邀請了不少的教友,和有心人士成為他們的「契親」關顧他們。真的,他們定不會孤單,因為在天主的家中,大家都是一家人啊! 最後,神父更安排了可口的義大利薄餅、 義粉等食物。讓義工們與他們共享歡樂時光…感動著他們的招待,使健殘者共融於大愛無彊中! 感謝教青局和恩人們的贊助,使40位參加者都誠心誠意地完成這愛心探訪的使命。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人的生命需要得到尊重

鄭桂好 澳門教區婚姻家庭及生命委員會 辦事處主任 自古以來,無論任何國家和宗教生育都是夫婦愛到濃時的禮物,也視這禮物是上天的祝福。時至當今經濟和科學發達的年代,人們卻因夫婦不孕不育問題而尋求以「人工受孕」的科技介入,此舉將生命本有珍貴的尊嚴被貶抑至實驗室的「產物」,這方向正確嗎?是父母對子女關愛的初衷嗎? 天主祝福的婚姻,生兒育女擁有下一代,本就是夫婦的責任。為甚麼?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遺澤流芳 —區師達神父百年誕辰音樂會

(本報訊)今年是區師達神父百歲冥壽,區神父於1931年從葡國亞速爾群島抵澳,當年14歲,進入聖若瑟修院,期間受顏嚴若、司馬榮兩位神父音樂薰陶。1943年晉升為司鐸,先後擔任主教座堂助理主任、聖老楞堂主任司鐸及葡文公教週報「號角報」主編,並曾任教於利宵中學及商業學校。1951年區師父赴笈葡國里斯本國立音樂學院深造,主修作曲,畢業回澳於聖若瑟修院任教。1959年成立「複音合唱團」,及於1962年與許天德神父成立「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