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邁向封聖第一步 15歲「電腦痴」獲授「可敬者」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上週四(5日)承認卡洛.阿庫蒂斯(Carlo Acutis)的「英勇聖德」(heroic virtue),並授予他「可敬者」(venerable)的稱號。亞高迪斯是一名意大利的男孩,於2006年10月12日因患白血病而離世,終年15歲。 阿庫蒂斯是一名「電腦迷」,也緊貼各種各樣的新技術。他鍾愛電腦的程度,讓不少認識他並修讀計算工程學的成年人,也對他嘖嘖稱奇,認為他是一個電腦天才。 他在電腦界中其中一項最偉大的事迹,就是將全球所發生的聖體奇蹟編入紀錄。他在11歲時便開始這項工作,他當時說:「我們領受的聖體越多,我們越更肖似耶穌,因此我們在這世上也能預嚐在天國的滋味。」 然後,他又問父母開始帶他到訪所有聖體奇蹟發生的地方;兩年半後,這個[編錄]項目便完成了。 除了宣布阿庫蒂斯的封聖進度外,教宗方濟各亦承認另外兩名年輕人的「英雄聖德」,分別是維達尼(Pietro di Vitale)和巴洛斯(Alexia Gonzalez-Barros),他們與阿庫蒂斯一樣現被稱為「可敬者」。 維達尼生於1916年,是一名年輕修生。在1940年,在進入修院幾年後離世,終年24歲。 而巴洛斯於1971年出生於西班牙,其家庭是主業團的成員。巴洛斯自幼因患病受盡苦痛,八歲時到羅馬接受初領聖體,並有幸與時任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見面。當她到13歲時,巴洛斯身上的腫瘤令她全身癱瘓,幾個月後(即1985年12月5日)不敵病魔離世。 來源:Aleteia 伸延閱讀:梵蒂岡新聞網

國際 World 本地 Local

2018跳跳紮紮放暑假活動正式開始

(本報訊)教區青年牧民中心聯同聖若瑟勞工主保堂合辦的「跳跳紮紮放暑假」, 於7月14日至8月4日舉行,在連續三週的活動裡,由青年義工們為5至11歲的兒童準備每天多姿多采的活動,務求讓所有的參加者,包括小朋友及義工都能度一個有意義及愉快的暑假。活動自2004年起每年暑期均舉辦,今年參與服務的義工人數達70名,而報名的兒童總數為106位,小朋友參加者當中,有32位教友。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非問未來 只宣主言

文: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先知」一詞,大概會令人望文生義,以為他們就是能夠「未卜先知」或「預先知道未來」的人。然而,聖經中的先知,他們當中有些也許能夠指出人或事的結局,但他們的本質,絕不在於「預知未來」。言則,先知者,何許人也? 讓我們先從今天的讀經一來了解「先知」在舊約時代的發展。位於北國以色列的祭祀場所貝特耳的司祭阿瑪責雅在把亞毛斯趕走的話中,有此一句:「你走吧!退到猶太區去!在那裏覓食……」。可見早在主前第八世紀後期,以色列——猶太宗教傳統中不少「先知」是以「搵食」為目的。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十五主日(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聖馬爾谷福音6:7-13   每次主禮神父在彌撒最後的一句話「你平安去罷!彌撒禮成。」出現在我腦海,有時主禮說:「你們去傳報基督的福音罷!」我們回答:「感謝天主」。 為甚麼主禮必須說這句話呢?這不只是正式地說「下週再面」,而是有更深的含意,這可在我們讀過的主日福音裡找到。向人宣報天主的愛,是一個可以做到的使命,並非不可能的任務。作為天主教教友,我們清楚知道這項使命。我們並非被要求挨家挨戶地、以行銷手法,去尋找迷失的靈魂。為我們教友來說傳福音不是「多層次傳銷」。我在印尼住過的城市,那時聽說過有一教會用傳銷方式傳教:若是引領若干人進入教會,達到特定標準,便得到的獎勵是免費前往聖地;這是真實地發生的。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任命平信徒記者為聖座傳播部部長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任命意大利記者保祿.魯菲尼(Paolo Ruffini)為聖座傳播部部長,是首位擔任領導梵蒂岡部門的平信徒。 魯菲尼1956年10月4日生於意大利巴勒莫,畢業於羅馬大學(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法律專業。自1979年起成為職業記者,曾在意大利多家著名媒體工作,從印刷媒體到廣播電台,最後是電視台。在接受任命之前,魯菲尼是意大利主教團電視台TV2000的台長。 1986年他與瑪利亞.阿爾真蒂(Maria Argenti)結婚。 魯菲尼曾獲多項新聞獎項,他還經常參與多個研究「基督徒在資訊、傳媒道德及新媒體上角色」等議題的研討會。上任後,他將會主力在梵蒂岡傳播部繼續為教宗審理教廷新聞及消息。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與伊斯蘭教對話的關鍵人物 聖座宗教交談委員會主席托朗樞機安息主懷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宗教交談委員會主席兼羅馬聖教會總司庫讓.路易.托朗(Jean-Louis Tauran)樞機上週四(5日)在美國哈特福德(Hartford)逝世,享年75歲。 托朗樞機曾於2013年3月13在聖伯多祿大殿的中央陽台上宣布了教宗方濟各當選的消息。托朗樞機長年患有帕金森病,不久前到美國康涅狄格州就醫。教宗方濟各聞訊後拍發唁電給托朗樞機的妹妹,稱讚樞機是一個「信仰深厚的人」,尤其懂得與「穆斯林世界」建立「信任和尊重的關係」。 樞機1943年4月5日生於法國波爾多(Bordeaux)。他在教區大修院就讀兩年後被送到羅馬宗座法國修院和額我略大學深造,取得神哲學碩士學位;1969年9月20日晉鐸,1973年奉命來到羅馬就讀宗座外交學院,同時也在宗座額我略大學修完教會法典。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悔改與救贖(五)

文:劉伯爾納德 編按:一名內地讀者來稿,本報已刊登第一至四篇,分享對悔改、救贖與成聖的關係和看法。在最後的一節文章分享中,這位讀者分享向天主奉獻的五步曲,並介紹自己撰用的祈禱方法,包括《玫瑰經九日敬禮》和《奉獻聖母無玷聖心祈禱》,又介紹「奉獻33天給聖母」的敬禮,透過交托與奉獻給天上慈母,走向基督、走向天主。   四、奉獻予天主 (一)作出選擇 在你最初樹立成聖夢想時,天主早已為你準備好成聖的路徑。祂將派天主的母親、人類的母親來,親自帶領你穿過一切世俗的捆綁,讓你插上真福的翅膀。藉着《玫瑰經九日敬禮祈禱》和《奉獻聖母無玷聖心祈禱》,讓靈魂飛向至善的高峰,在那裡可以找到世界不能給予的平安——永恆的幸福。這是無限愛我們的天主,賞賜人類的一大救贖恩寵!將聖母無玷聖心分施給所有願意被揀選的人,你願意接受祂的邀請嗎?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朝聖者手記】愛滋病毒/愛滋病(2) 我們對愛滋病毒感染者應有的態度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在這第二篇有關愛滋病毒/愛滋病的文章,讓我們反思以往大家對感染者的態度。 與許多其他基督教徒一樣,天主教會亦廣泛地參與不同機構對愛滋病毒/愛滋病患者作全球照護,一起對抗這病毒蔓延。仿效着基督,教會也同樣以慈悲照顧所有人,特別是邊緣生存的人:如貧者、患病者、移民、難民、長者等等……對感染了愛滋病毒的人都一樣。這慈悲意味着全力消除譴責和歧視。   反對歧視愛滋病毒患者 為了愛滋病毒感染者,不少人和基督信徒是會與現存的譴責和歧視作長期鬥爭。這些愛滋病毒感染者切身體會到這邪惡的影響,就如孤單、抑鬱和內疚。菲律賓基督教會聯合會(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in the Philippines-NCCP)一面致力於打擊「對愛滋病毒感染者要面對的歧視,一面要應付上升的感染率,部分歧視應歸咎於社會偏見。」NCCP 認為都是這個歧視,往往導致易感染愛滋病毒的人,對這病的檢測和及早治療退縮。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母退省修女會舉行「認識聖召」聚會

(本報訊)聖母退省修女會(Cenacle)將於下週五(20日)晚上6時30分舉行聚會,讓本地教友更認識該團體。 該團體的Yna Oñate修女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團體1826年於法國成立,由聖女德蘭.高迪(St Thérèse Couderc)創辦。團體的原名——Cenacle——意即「晚餐廳」,是耶穌與門徒吃最後晚餐的地方。按《聖經》記載,聖母及一些聖婦與門徒回到「晚餐廳」都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參閱 宗1:14),等待着五旬節的來臨,以充滿聖神,並在聖神的驅使下,轉化為熱切的見證人和使者。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72)我們真的要和其他人一起生活嗎?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我們談論過,語言不只讓我們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猶如動物一樣),還讓我們能夠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溝通。因為溝通的能力,我們可以和他人聯繫起來,交換想法,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互相共事。按本性,人的本質是社會性的。因此,亞里士多德說,如果一個人能夠脫離所屬城邦而獨自生活,他要麼是神,要麼就是獸(參考《政治學》第1卷,第2章)。 建設社會需要具備認知的能力和意志的能力。只有理性的受造物才能夠作出這樣的行為。只有理性的受造物會為了共同的目的而共享知識和見識,並願意互相共事,直至達成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