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任命了記者托爾涅利(Andrea Tornielli)為聖座傳播部編輯主任,以及蒙達教授(Andrea Monda)為《羅馬觀察報》主任,並授予《羅馬觀察報》現任主任維安(Giovanni Maria Vian)榮休主任的頭銜。
當前學校網路公關的省思與建議
文:陳庭鋒 踏入二十一世紀,網路傳播及社交媒體發展迅速且廣泛普及,學校與社區及其群眾間的訊息往來,已由往時的單向轉化為雙向(或多向);單一轉化為多元。近年來,伴隨著學校改進及變革的趨勢發展,現今學校再也不能關起大門;圍起高牆來辦學,加上教職員及家長的教育程度、經濟水平進一步提升,校內外各持分者的聲音及意見,更應受到重視。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二十章:中世紀的赤貧異端
文:Vitor Teixeira 譯: 余漢釗 公元一千年之後出現的異端可說是一種新鮮事物,但暗中很快地傳播開去。它披上了教會改革的外衣。無人察覺到它怎樣開始。它不是宗教無知的產品,亦是十一世紀時人們為追求深入研究基督信仰的狂熱所引起。事實上,異端與教會革新攜手同行,互為因果。
法國500年歷史的聖誕市集遇恐襲
(綜合報道)法國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聖誕市集上周二(11日)發生槍擊恐襲,最少造成三死13傷,其中多名傷者危殆。疑兇謝克特(Cherif Chekatt)逃亡兩日後被警方發現和擊斃。
【天主說話=神聖的干預=先知神恩】正確的良心
文:區成賢神父 譯:張雅儀修女 在信仰生活中,理解良心是必要的。能牢固地領會有關良心的天主教訓導,才可活出一個道德生命。而不幸地……有缺陷的理解能毁滅你的道德生命。
【聖言啟航】天溢光榮 地滿平安
文:梁展熙 丙年將臨期第四主日——耶穌聖誕 聖誕臨近,大街小巷都充滿著節日氣氛。然而,無論是將臨期第四主日或是子夜彌撒中禮儀鋪排,都提醒我們,聖誕節並不僅僅是紀念二千年前的一件歷史事件,也不只是為了當下悅樂的心情,更有其展望(永遠的)將來(=末世)的向度。這思想充斥著將臨期第四主日的禮儀經文,從集禱經:「〔上主〕祢曾藉天使的傳報,使我們得悉祢的聖子就要降生人間,也求祢使我們仰賴祂的苦難與十字架,獲享復活的光榮」到頌謝詞:「基督使我們準備慶祝祂誕生的奧跡:正是要我們清醒祈禱、歡躍讚頌,以期待祂的再度來臨」。
【聖言心語】聖家節(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聖路加福音1:39-45 我們剛剛慶祝了耶穌的誕生。今天我們慶祝的是「聖家節」〈耶穌、瑪利亞與若瑟〉,家庭的主保日。與其他福音不同的是,路加福音具體地敘述所有與耶穌誕生有關的信仰陶成階段。路加福音指出耶穌一開始就按照猶太人的習俗和律法在聖殿參拜。福音將重點放在主動朝拜,以及聖殿在耶路撒冷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若瑟和瑪利亞回家路上,發現耶穌失去蹤影,他們找到耶穌之後的對話,成為了今天福音故事的核心。父母親面對孩子走失的恐懼和焦慮是顯而易見的。瑪利亞問道:「為甚麼你這樣對待我們?」問題的背後是假設耶穌不應該這麼做。瑪利亞沒有預期從耶穌那裡得到不尋常的答案;除了對於耶穌不尊重的舉動感到失望以外,沒有其他多餘的情緒;也沒有期待三天焦急的搜尋可以因此得到緩和。瑪利亞以母親的身分,責備孩子的莽撞,並合理地指望耶穌履行家人的義務。她沮喪地說:「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耶穌反駁說:「你們為甚麼找我?你們不知道……?」在這裡談論十二歲小孩的不懂事,是為故事的後續埋下伏筆。耶穌出其不意的回應,才應是瑪利亞關注的焦點。故事的關鍵轉移到「父親」一詞。瑪利亞所指的父親是耶穌世俗家庭中與法律上的父親若瑟,但耶穌所指的父親是天父的概念。耶穌知道他要在天父的家裡,也就是聖殿,從事天父的事務。這兩種解釋是刻意讓我們思考耶穌從人世間家庭的角色改變,完成天父使命的轉換過程。
【速食神學】(13) 新約有否展示伯多祿為宗徒之首嗎?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新約展示了耶穌對伯多祿的特別對待,祂如何揀選他為十二宗徒的一位。新約是否也告訴我們伯多祿如何扮演他的角色呢?是的,確實有。
2018年李斌生主教致青年人牧函 為期三年的「青年年」是屬於青年的天空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 猶記得早前在6月我到了羅馬向教宗方濟各述職,在與教宗會面的時候,教宗非常熱切地關心澳門青年人的發展,和青年人所關心的事項。教宗深深明白要讓青年人能夠有擁抱夢想和實踐理想的願景,他的心情讓我想起最近結束的世界主教會議《最後文件》(以下簡稱《文件》)中所引用的天主聖言:「我要將我的神傾注在所有有血肉的人身上,你們的兒子和女兒都要說預言,青年人要見異像,老年人要看夢境。」(宗2:17) 本年度世界主教會議在10月27日通過了《文件》,該文件表達了天主教會希望與青年們一起前行的強烈願望。當中我想就《文件》中使用的《路加福音》選段來作扼要分享。在路加福音記述厄瑪烏門徒與基督的相遇中,我們大約能了解聖教會對青年工作的指示(參路24:13-35)。《文件》的三大部分,就是這段聖經故事的結構(參《最後文件》序言),包括:「與他們同行」(15節);「他們的眼睛開了」(31節);「他們遂即動身」(33節)。
「奧跡之門」黃金聖像畫展開幕 董蘭芝:透過聖像畫將福音傳出去
(本報訊)由澳門天主教文化協會及澳門聖路加文化推廣一人有限公司合辦,天主教澳門教區協辦的《奧跡之門:黃金聖像畫展》週一(10日)假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公署地下禮堂舉行開幕儀式,邀請天主教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澳門特別行政區教育暨青年局教育設備處處長黃超然先生、天主教文化協會理事長梁金泉先生、聞道出版社社長費格德神父、澳門日報社長陸波先生,以及參展的寫畫員董蘭芝女士及謝恩鴻神父擔任開幕禮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