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祖賢神父
今天的進堂詠記載:「這就是聖老楞佐,他為教會的事業奉獻自己,因此獲得殉道的榮冠,歡欣地升到主耶穌基督的台前。」
主耶穌,今天我們紀念祢的僕人聖老楞佐,他是一位執事,公元225年出生於西班牙。他認識了來自希臘、後來成為教宗的聖思道二世(Pope Sixtus II);教宗聖思道二世當時在凱撒勞古斯塔(今天的西班牙薩拉戈薩)教書。後來,老楞佐和思道一起前往羅馬。257年,思道成為教宗,並祝聖老楞佐為執事,同時命他負責掌管教會的財產,並向窮人分發救濟金。
在258年8月初,羅馬帝國的瓦勒良皇帝(Emperor Valerian)頒布法令,下令立即處死所有主教、司鐸和執事。教宗思道二世於8月6日,並立即被處決。
根據聖安博所述:「教宗思道離世後,羅馬長官要求老楞佐交出教會的財產。老楞佐要求用三天的時間來收集財產。他便立即行動,將盡可能的教會財產分配給窮人,以免被長官沒收。第三天,他率領一個小代表團,並介紹給長官。當被要求交出教會財產時,老楞佐便介紹了貧困、殘障、瞎子和受苦的人,並揚言這些都是教會真正的財產與寶藏。」老楞佐這個舉動,令他犧牲了自己的性命。
在今天的福音中(若12:24-26),聖若望告訴我們:「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裏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性命的,必要喪失性命;在現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於永生。」
若不落地死了,仍只是一粒、仍然孤身。
主,祢創造了我們,不只是理性的存有,而是社會性的存有。要與其他人一起生活,是祢為我們的其中一個計劃。祢曾說:「人單獨不好。」(創2:18)因為祢以祢的肖象與美善創造了我們;而祢,我的天主,也不是孤單獨一的——祢是三位一體的天主。
相反地,地獄是完完全全的孤獨,有如一個人因自由而選擇永久單獨被囚。主啊,當我們得罪了祢、犯重罪時,我們將生活中所有真實和美好事物拒之門外,因為這一切都來自於祢。當我們犯重罪時,我們將自己囚於我們各自的自我當中。
若我們不想陷入我們的自私的話,便需要學習死於自我:「如果不落在地裏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主,請教我們克己,並勿讓我只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請祢遣發聖神,在聖神的啟迪下,幫助我把注意力集中投放在祢和其他人身上,同時教我有一顆慷慨的心。
在今天的讀經(格後9:6-10)教導我們:「小量播種的,也要小量收穫;大量播種的,也要大量收穫。」若我付出、給予得多,我得到的便會更多。這就是基督徒生命的悖論。而聖人們已向我們證實這理論是真的,當我們付出的越多,我們得到的喜樂便會越多。
這就是為何聖保祿續說:「每人照心中所酌量的捐助,不要心痛,也不要勉強,因為「天主愛樂捐的人」。天主能豐厚地賜與你們各種恩惠,使你們在一切事上常十分充足,能多行各種善事,正如經上記載說:『他博施濟貧,他的仁義永世常存。』」
聖施禮華曾教導:「天主不讓人在慷慨上,超越祂自己。對於那些把自己交付給祂的人,確信祂賜給他們忠信。」(《鍊爐》623)天主,祢從不厭倦施予。我們已在增餅奇蹟看到,五塊餅和兩條魚也能餵飽數千人。願我們永不會忘記這一課,願我們學會永遠帶着愉快與喜樂,去將自己奉獻給祢。
聖保祿又說:「那供給播種者種子,而又供給食糧作吃食的,必要供給和增多你們的種子,且使你們仁義的出產增加。」

謹慎
我們能從聖老楞佐身上學到謹慎的美德。主,祢教導我們要「機警如同蛇,純樸如同鴿子」(瑪10:16)。祢給予我們明智,祢希望我們運用這智慧,好能成為明智的追隨者。
謹慎的美德將幫助我們擴大發揮我們的智慧恩賜。聖老楞佐將教會財產分發給窮人這個舉動,也實踐了審慎與明智之德,而且全為了光榮祢、為靈魂的得救。
謹慎要求我們充分明暸我們來自哪裡(過去)、我們身處哪裡(現在),以及至少知道我們想到哪裡(未來)。
關於「過去」和「現在」的知識,除了運用我們自己的經驗與觀察外,我們還應該依靠別人。我們不是無所不知,我們是有限的,我們總會對一些事情不知道的。透過詢問別人他們的經歷和對事物的看法,我們更加了解、更加認識過去和現在。
我主耶穌,在瑪利亞和若瑟於聖殿尋獲祢之後,祢跟隨他們到了納匝肋,並服從他們;而祢的母親將一切默存心中,祢在智慧和身量上,並在天主和人前的恩愛上,漸漸地增長(參閱路2:51-52)。當祢聆聽、服從聖母和若瑟,並向他們學習時,祢的明智與謹慎同樣增長;主,請教我聆聽別人,並讓我時刻準備好從他人身上學習。
透過神修閱讀,我們也增加了知識,好能在謹慎這方面成長。若可能的話,我們每天都應該花數分鐘的時間,去閱讀一些能加深我們對人類和世界認知的讀物。如此,我們便能更好地準備自己,好能幫助天主派遣到我們身邊的眾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