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澳門區會舉行「疫下的人際共融」同工聯合進修日袁偉明神父:服務是源自一份愛 (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訊)天主教澳門教區李斌生主教上月委任袁偉明神父擔任「澳門基督信徒聯合祈禱會」天主教澳門教區代表(參閱教區通告CN/26/032/2022)。而香港聖公會澳門區會上週三(19日)舉行「疫下的人際共融」同工聯合進修日,袁神父在該活動中負責主講。
【天主的莊田】方濟靈修反思(1)
文:羅芷芬竹灣聖若瑟靜修院 去年五月,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省會長阮美芬修女主領了一個充滿喜樂自由的「聖方濟獨修」,之後在訪談中她分享了個人神修之路。今年八月,阮修女重訪竹灣聖若瑟靜修院,把方濟靈修和獨修結合,為避靜者預備了一個三日兩夜的體驗。
教宗公開接見:神枯需要得到瞭解,而不是被丟棄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靈性分辨的主題,當天論述了與情感有關的一個因素,即神枯。教宗說,這是眾人生活中的一個普遍經驗,能打消我們追隨福音的意志。 「天主對人心說話」可見分辨不僅是動腦筋的問題,也涵蓋如同感到内心荒蕪這樣的情感問題。這是教宗方濟各在週三(26日)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論述的主題。神枯是甚麽?教宗引用聖依納爵的話作出解釋。
教宗與各大宗教領導人齊聚羅馬:願大地免於暴力
(梵蒂岡新聞網訊)秋日的陽光灑在宏偉的羅馬鬥獸場,教宗方濟各週二(25日)下午與基督信仰和各大宗教領導人在這座古老遺跡內同心祈禱。教宗說:「我們同心合意向天主懇求和平之恩。⋯⋯願整個受造界能看見新的一天的曙光。願大地免於戰爭和暴力,願每個人重新生活在聖父、聖子和聖神的護佑下。」
望德聖母堂聖德肋撒歌團慶祝劉炎新神父晉鐸金禧暨歌團成立45週年
(本報訊)今年10月欣逢望徳聖母堂主任司鐸劉炎新神父晉鐸50年金禧的日子,同時也是該堂聖德肋撒歌團成立45週年的團慶,歌團特於上主日(23日)傳敎節當天中午,假凱旋門酒店舉行聯歡聚餐,並向劉神父送上大家的心意和祝福,全場洋溢着一片歡樂氣氛。
「惜身文化」宗教老師進階培育課程開課
(本報訊)為進一步深化教區學校的宗教科老師對聖若望保祿二世「身體神學」的理解和應用,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以及聖若瑟大學持續進修部承接上學年的基礎課程,繼續合辦「惜身文化」宗教老師進階培育課程(2022-2023),並於上週一(17日)正式開課。該課程由李斌生主教主講,他將連同其他的嘉賓講者,以理論講授、課本研習、經驗分享、以及靈修內化等課程面向,帶動學員一同反思和構想在校內推動惜身文化的可行方案。
澳門教區葉祿標神父辭世歸主,享年77歲
澳門教區葉祿標神父週一(10月24日)睡夢中辭世歸主,享年77歲 葉神父生於1945年,1988年3月20日於望德聖母堂由林家駿主教手中領受鐸品,先後於望德堂及聖安多尼堂服務,擔任聖母軍區團神師,及澳門明愛牧靈主任。 葉神父的殯葬禮儀安排將於日內公布。請教友們為葉神父靈魂安息祈禱。
【祈禱】(5) – 再次:經常祈禱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譯:郭宜芳 看來,我們的祈禱似乎沒有那麼有幫助,也不能使我們更好地成為耶穌的門徒。為何這樣呢? 也許,我們不遵循指引!耶穌告訴我們,不要像那些願被人看見和喝彩的偽君子那般祈禱(參閱瑪 6:5);不要像那些在天主前嘮嘮叨叨、以為只要多言便可獲垂允(參閱瑪6:7)。我們按照耶穌的教導祈禱:「我們在天的父!願你的名被尊為聖⋯⋯」(瑪6::9-15)。
【速食神學】(195) – 犯小罪能接受嗎?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甚麼是小罪? 一個有罪的思想、言語、行為或疏忽,並缺乏犯大罪的三個元素(嚴重的事情,明知,而故犯)的其中一個(參閱《天主教教理簡編》第396點)。
【心遇聖言】誠懇與憐憫:康復的第一步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在現實中,成癮、沉溺影響着我們每一個人。「手機癮」是最明顯的,但其他可能潛伏在我們內心深處而沒有得到解決。我們可能沉迷於物質、人際關係、不健康的心態,甚至沉迷於別人對我們的意見或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