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在上主日,禮儀已讓我們反省過基督門徒的祈禱之道。今天,禮儀讓我們更進一步,反思我們祈禱時應有的心態。基本上,禮儀藉着讀經所引出的對比,就是兩種完全相反的心態:「自我感覺良好」(self-righteous)的心態,和謙卑自下的心態。
世青節準備會議在花地瑪舉行
(本報訊)普世青年節將於2023年8月1至6日於葡國里斯本舉行,澳門教區青年委員會兩名代表趙珠青(Tammy)及李卓謙(Ambrose)日前抵達葡國花地瑪,參與世青節的準備會議。
協助申請及運送兩套聖髑回澳 歐嘉努:替聖母工作不需要回報的
協助申請及運送兩套聖髑回澳歐嘉努:替聖母工作不需要回報的 主教座堂及花地瑪聖母堂早前迎來兩位小聖人——聖方濟各.馬托及聖雅仙達.馬托——的聖髑,並分別先後舉行紀念花地瑪聖母顯現彌撒,期間進行聖髑安放禮。協助申請、領取及運送聖髑的土生葡人教友歐嘉努兄弟(Carlos Cabral),與《號角報》讀者分享整個構思的緣起、過程、困難及趣事,更坦言奇妙之事全都在聖母的安排中。
「銀花綻放」社區藝術計劃開始招募義工
聖安多尼堂頤老之家與夢劇社延續社區藝術「銀花綻放」社區藝術計劃開始招募義工 (本報訊)澳門聖安多尼堂頤老之家與夢劇社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景:結合藝術與社會工作,以生命回顧的方式,與長者一起梳理他們的生命經歷。懷抱著這樣的理念與初衷,自2016年起,頤老之家與夢劇社結緣,從「老友不老」社區藝術計劃、演出《握握手,做個老朋友》到「火樹銀花」社區藝術計劃,持續長期合作至今,透過策劃不同的活動鼓勵長者勇於表達、想像和創作,亦嘗試創造機會與平台讓長者與社區人士分享所思所想、所學所樂,促進長者身、心、社、靈之全面健康發展。
生委會聯同竹灣聖若瑟靜修院舉辦「烈焰之心」靈修工作坊
(本報訊)社會福利工作是教會用以實踐愛德的一個重要場所。從事社會福利助人專業者專為心靈受困、貧窮、患病和孤單的人服務,他們的工作不單只靠專業知識,更重要是以助人者自身的喜樂、感恩及愛的精神泉源作為服務的工具。
教宗公開接見:回顧自己的生活,發現天主為我們行的奇跡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9日)主持例行公開接見活動,繼續關於靈性分辨的要理講授主題。這一次,教宗省思了分辨的「另一個必不可少的成分」:自己的生命史。教宗解釋,「我們的生命是賦予我們最寶貴的『書籍』」。
教宗接見常規熙篤會士 鼓勵他們在貧窮中作見證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一(17日)接見了正在參加常規熙篤會修會大會的會士們,鼓勵他們在信仰的旅程中追隨耶穌,與祂同在、聽從祂和奉行祂的旨意。教宗指出,在這旅程中,每個人以他自己的方式、獨一無二以及不可重複的經歷一同度團體生活,就如同12位宗徒一樣,始終和耶穌在一起並與祂同行:「不是他們自己作了選擇,而是被上主所揀選。由於他們彼此不同、軟弱和驕傲,和諧相處並不總是那麼容易。」
梵蒂岡將豎立首座韓國聖人金大建的聖像
(天亞社訊)韓國教會人員表示,為紀念韓國首位殉道聖人金大建誕辰200週年,梵蒂岡將在聖伯多祿大殿外豎立金大建的聖像。 自從教宗教方濟各接受了宗座聖職部部長、大田教區俞興植總主教的提案以來,聖像的準備工作一直在進行中。
你的罪赦了:聖座聖赦院開設培育課程
(梵蒂岡新聞網訊)不少信友都會有各種原因而害怕辦告解。為幫助教友更了解這神聖的聖事,聖座聖赦院為司鐸舉辦的學習班上週四(13日)開課,主題為「『你的罪赦了』:今日舉行告解聖事」,強調聖事與三超德相關的三個主要方面。
印尼教會推廣著名的阿斯馬特木雕
(天亞社訊)印尼最東部巴布亞地區的一個天主教教區組織了一個文化節,以幫助當地原住民部落群體推廣和銷售他們著名的木雕和雕塑。 阿斯馬特波克曼節於本月6至12日舉行,由阿加茨暨阿斯馬特教區與阿斯馬特區政府合作舉辦,此前文化節因新冠肺炎疫情而中斷了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