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梵蒂岡成立官方田徑隊

(羅馬主場訊)梵蒂岡以健康開展2019年!梵蒂岡教廷本月10日與意大利奧委會簽訂協議,宣布成立「梵蒂岡田徑隊」,參與奧運等國際賽事,與意大利及其他國家的隊伍一較高下。團隊由梵蒂岡員工及其家屬組成,當中還有移民和難民作為名譽成員。 宗座文化委員會副秘書長梅爾喬爾.托卡蒙席接受訪問時稱,隊伍不單只是為比賽和跑步,「而是為了傳遞信息,以及為基督徒生命作見證。這是由梵蒂岡員工構思出來的,對於在梵蒂岡工作的人來說,這是非常多樣化和廣泛的,能有助於促進開明的想法。這就是為何我們歡迎來自支援隊的移民。」此外,梵蒂岡田徑隊亦會設立殘奧隊伍。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鮑思高神父是福音喜樂的健康攜帶者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一本名為《與鮑思高神父同讀〈福音的喜樂〉》的新書中作序,指出「他不是聖週五那樣愁眉苦臉的聖人,而是復活主日的聖人。他是福音喜樂的健康攜帶者,總是快樂、熱情,儘管他每天有數不清的問題要面對。對他來說,聖德就在於感到非常幸福。」 教宗寫道:「鮑思高神父的訊息在那個時代是一個革命性的信息,當時的司鐸與百姓的生活距離較遠。在都靈這個吸引許多求職青年的工業城市,鮑思高神父在社會和存在的邊緣發揮他的傳教熱忱:走上街頭,進入建築工地、工廠和監獄,將真正的教育者的喜悅和關懷帶給街頭的不良少年。」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新聞簡訊

教宗致唁電:肯尼亞恐怖兇案是毫無意義的暴行 (梵蒂岡新聞網訊)肯亞首都内羅畢上週二(15日)發生一宗恐怖兇案,至少21人喪生。教宗方濟各聞訊後透過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寄發唁電,表達精神上的關懷。 唁電寫道,教宗「在獲悉襲擊案造成人命傷亡的消息後深感悲痛,他向所有遭到這毫無意義的暴行打擊的人表達精神上的關懷」。教宗也對「全體肯亞人民,特別是傷亡者的家屬致以深切哀悼。」 這起兇案於本週二在内羅畢的一家酒店發生,原教旨恐怖組織青年黨(al Shabaab)宣稱對該襲擊事件負責。在21名亡者中有16名肯尼亞人、英國人和美國人各一名,其他三名是非洲公民,目前尚無法確認他們的國籍。肯尼亞當局表示,已經拘捕了九名與兇案有關的疑犯。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美國首都舉行「維護生命遊行」 總統特朗普:生命權適用於未出生嬰兒

(綜合報道)美國第四十六屆「維護生命遊行」(March for Life)上週五(18日)在首都華盛頓舉行,數萬名反墮胎人士冒着嚴寒參與,當中有不少大學生參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視頻表示支持,重申永遠捍衛《獨立宣言》的首項權利,即是生命權。 外電報道,成千上萬反墮胎人士沿憲法大道遊行至最高法院,人群展示「請為停止墮胎祈禱」及「我意外懷上的孩子已30歲」等標語,要求行政部門以實際措施阻止墮胎,並停止資助幫助墮胎的醫療機構,估計今年是歷年參加人數最多的一屆。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生母難產被逼分開 孖女雙雙回應聖召

1962年2月23日,則濟利亞(Cecilia)誕下一對孿生女兒:伊利莎伯(Elizabeth)和加俾厄拉(Gabriela)。但是,她在剖腹生產時離世,沒有機會看她這對女兒一眼。在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殘酷現實,整個家庭再無其他辦法,只好分開這對「孖女」——一個由父親撫養,另一個交由則濟利亞的妹妹撫養。 這個撫養安排,讓她們在戶籍上成為「表姊妹」。由於她們都是居住在鄰近的城鎮,便一起到相同的學校。二人經常坐在一起,亦因視力問題,而雙雙坐在首排。她們非常了解彼此,又愛一起玩耍,又經常選擇相同的課外活動。此外,她們的相同品味也影響到穿着方式:她們最經常選擇相同的鞋子或裙子。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致函宗座生命科學院:教會要努力重振促進生命的人文主義」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新聞室週二(15日)公布,在宗座生命科學院慶祝創建二十五週年的機會上,教宗致函給該機構主席帕利亞總主教(Archbishop Vincenzo Paglia),談及宗座生命科學院創建的歷史、進步的矛盾、切莫將人文主義與強勢取向的意識型態相混淆、建設普世的兄弟友愛、認出希望的標記,以及對話和為衆人服務。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週三公開接見 教宗:向天主祈禱應如同兒童依恃父親那樣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6日)如常主持接見活動及要理講授,繼續講解有關《天主經》,闡釋天主不單是一名父親,也如同母親般持續不斷地愛自己的孩子:「我們即使處在困難時刻,在遠離天主的小徑上行走、被世界遺棄,並因内疚而感到無力,我們仍能找到祈禱的力量。」 教宗以呼喚「阿爸,父呀!」這角度去解釋我們該如何地向天主祈禱。教宗先從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的書信談起,指出在我們祈禱時,天主不會掩面不顧我們,也不會沉默不語,因為祂從未忘記我們,而且永遠信守祂對我們的愛:祂尋找我們、愛我們,看到我們身上的美麗(參閲:羅8: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