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 教宗方濟各週一(18日)在梵蒂岡聖克萊孟廳接見靈醫會大家庭時,提起他們的會祖聖加彌祿(Camillo De Lellis),稱一想起他,心中心中就會浮現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指出照料病患和啟迪民智乃是靈醫會的神恩。
國際 World
印度教友因迷信阻止新鐸舉行首祭
(天亞社訊)來自印度東部一位剛獲祝聖的神父遭家鄉教友排斥,認為他是「不祥之兆」,因其11位親人在他晉鐸當日遇車禍喪生。 科塔克巴布內斯瓦爾總教區的迪比耶倫金.迪加爾(Dibyaranjan Digal)神父,今年1月22日晉鐸,但他仍未在家鄉奧迪沙邦根德哈馬爾區的戈達普爾堂區聖若瑟堂舉行首祭。
週三公開接見 教宗:相信天主是父親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解釋《天主經》的第三個呼求,指出這祈禱要求我們首先相信天主為我們每個人制定的救恩計劃:「這原是美好的,並在我們的救主天主面前是蒙受悅納的。因為祂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並得以認識真理。(弟前2:3-4)。」
第56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 切莫對天主的召叫充耳不聞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第56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中如此勉勵,天主的召叫並非干涉我們的自由,而是邀請我們進入生命的計劃,那是幸福快樂的許諾;切莫對這個召叫充耳不聞。 許諾和冒險是教宗方濟各在第56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中強調的兩個幅度。這份文告的靈感來源是耶穌召叫首批門徒的事跡(谷1:16-20),以及剛結束的兩大盛事:以青年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和巴拿馬世青節。教會在這些活動中聆聽青年和他們的所需,試圖向他們作出具體回應。
教宗接見羅馬聖職人員:為天主與人的修和服務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四(7日)在聖若望拉特朗大殿,按照慣例在四旬期開始之際與羅馬聖職人員一同舉行懺悔禮儀,強調「為了打敗驕傲的魔鬼,看到我們團體和教會內實現修和的奇跡,寬恕是唯一的道路。」羅馬教區代理主教德多納蒂斯(Angelo De Donatis)樞機帶領默想後,教宗為幾位司鐸聽告解,並講解了禮儀選讀的福音。
四旬期首主日三鐘經 教宗:耶穌向我們展示克勝誘惑的良方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10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信衆誦念三鐘經,指出「內修生活、信靠天主和堅信天主的愛」是三種克服誘惑的良方。 念經前,教宗反思了當天四旬期第一主日的福音(路4:1-13),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說,這個世界總是向我們提出一些保證取得巨大成功的道路,即擁有事物的貪慾、世人的尊榮,以及利用天主。然而,這些都是欺騙我們的道路。
全球天主教徒人數有所增長 司鐸人數有所遞減
(梵蒂岡新聞網訊)據《2019年聖座年鑒》和《2017年教會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天主教徒人數有所增長,而修道人數卻有遞減的趨勢。 根據《教會統計年鑒》,在2017年領過洗的天主教徒有13億1300百萬,佔全世界總人口的17.7%。至於各大洲天主教徒在全球天主教徒中的百分比,美洲的比例是48.5%,歐洲是21.8%,非洲為17.8%,亞洲是11.1%,大洋洲為0.8%。
西班牙內戰為愛殉道 九名修生獲封為真福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封聖部部長貝丘樞機上週六(9日)以教宗代表的身份,在西班牙奧維耶多主持彌撒,册封九位修生為真福。這些新真福在1936年及1937年期間被仇教者殺害。 貝丘樞機說,這些新真福都非常年輕,為了信仰的緣故,他們寧願死也不願意隱藏自己。這九位修生都愛慕天主,他們做出了明確的選擇,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奉獻於上主。他們做到了,直到最後犧牲生命。這是一項忠於基督的抉擇。
新聞簡訊
埃塞俄比亞發生飛機墜毀事件,教宗致唁電表示哀悼 (梵蒂岡新聞網訊)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一架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飛往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客機,上主日(10日)起飛後不久墜毀,導致157人罹難。教宗方濟各聞訊後,寄發唁電表達關懷之情。
教宗方濟各牧職週年紀念:回歸信仰的本質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傳播部編輯主任托爾涅利週二(12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教宗方濟各的第六年牧職帶著侵犯的創傷和若干內部攻擊的痛苦,為此教宗邀請眾人回歸信仰的本質。 托爾涅利寫道,「教宗方濟各當選的第六週年相當繁忙,全年安排了重要的國際訪問行程,而且年初和年尾各有一個『同道偕行』的大事:今年2月,世界各地主教團主席在梵蒂岡參加了保護兒童會議,今年10月梵蒂岡還將舉行以亞馬遜地區為主題的世界主教會議特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