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韓國教會不斷關懷飽受蹂躪的緬甸人民。據《天亞社》報導,韓國明愛會再次撥款4.3萬美元以支持緬甸明愛會,這些資金將為克耶邦首府壘固的兩家診所的醫療團隊、護士和義工購買藥物和醫療設備。克耶邦是天主教徒佔多數的地方。
uncategorised
寫一首聖母歌的奇妙經歷(上)
文:伍星洪 2021年5月9日是母親節。 那天一早,像日常一樣,我進入了自己的音樂房,例行幾十年早點後聽古典音樂的「好」習慣。很自然打開塞滿J. S. Bach唱片的抽屜,心中思考:「今早聽甚麼好呢?」
窩夫夾餅源自於彌撒用的麵餅?
時下不少人都愛吃甜品,其中的「窩夫」更是回味無窮。各位讀者也是否知道,原來「窩夫」(甚至澳港興起的夾餅或格仔餅),與彌撒中的麵餅,也有一點點的淵源。
向暴力說不(2)支持非暴力
文:Fausto Gomez OP譯:何紹玲 單從字面的意思,非暴力便是:對暴力說不;或拒絕利用暴力作為實現正義、和平及社會變革的途徑。可是這做法並不代表會採取消極態度去抵抗社會罪惡,甚至放棄這世界,而是積極地以和平、勇敢的言行去拒絕暴力。響應非暴力並非表示屈服、或永遠不參與社會事務、或甘處於被動的狀態。非暴力不會報復,是人的基本素質和基督徒的愛心;它以正義為前提,並尊重真理和自由。教宗本篤十六世曾說:「為基督信徒來說,非暴力並不是單純的戰術手法,而是做人處世的方式,是相信天主的愛和他的威能的人之生活態度。」
【速食神學】(137)信眾如何參與彌撒?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彌撒是基督奉獻自己的行動:祂既是司祭,也是祭品;祂是奉獻者和被奉獻者。 教會(基督奧妙的身體)和所有祂的成員透過奉獻自己來參與這祭獻。和很多人的想法相反,參與彌撒不是一定要和歌詠團一同詠唱,或讀經,或輔彌撒。如果是這樣,很多信眾便不能「參與」彌撒了。
朝聖(2)閒暇(Leisure)
文:Joshua Un 這次討論的焦點從朝聖的本身轉移到朝聖者身上。因為當人認識事物時,事物亦在呈現給人。所以,人需要具備某些條件,才能認識事物的不同面向。我認為「閒暇」是人能認識朝聖的一個基本的要素。
淺談安樂死(2)
文:鄭霆鋒醫生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 積極與消極安樂死之常常難以區分,因為積極與不積極的區別能夠只是觀點上的。原本的積極就可能變成不積極,而不積極則變成了積極。就如在能做一些治療就救回生命的情況,醫護故意忽略而致使病情惡化致命。就會認定醫生沒有主動進行,是一種不積極。但故意忽視病情使病人死亡亦不能不說是一種主動的積極。而如停止呼吸輔助的手段,一般視之為一種不積極,然而,為了停止呼吸輔助而拔掉呼吸機,也是主動的積極。不過,通常倫理討論中還是多運用這種分別法。因此,在討論安樂死的倫理道德意義時,比較經常按這種分類。
首爾榮休總主教鄭鎮奭樞機安息主懷 享年90歲
(梵蒂岡新聞網訊)今年4月27日,韓國首爾榮休主教鄭鎮奭樞機週二(27日)安息主懷,享年一卡。鄭樞機他一生孜孜不倦地祈求上主賜給韓國更多的天主教徒和司鐸。
【速食神學】(126)感恩(聖體)聖事有甚麼必要元素?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聖事的質料和形式 感恩(聖體)聖事是一個多方面的現實。因此,它有不同的名稱,各名稱表達了聖事所蘊藏的不同現實。《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75點說:「這聖事所具有取之不盡的富饒,可由其不同的名稱表達出來,每個名稱展現出此聖事的不同層面。最常見的名稱是:感恩(聖體)聖事,神聖的彌撒,主的晚餐,擘餅,感恩祭,主受難、死亡和復活的紀念,神聖的祭獻,神聖的禮儀,神聖奧跡,至聖聖事,領聖體(共融)」。
「人的工作」聖經公開講座 達味的工作
以「達味的工作」為題,「人的工作系列」的第三場聖經公開講座於三月廿七日已順利進行。 主講者李蔭漩先生首先透過舊約,從達味的生平及其君王的身份探討君王職的意義。他指出達味的一生從事過不同種類的工作:牧羊人、侍衛、音樂治療師、戰士、詩人、政治家、軍事家和君王等,他為王的時間長達四十年。李先生更闡述了舊約傳統中「上主為王」的觀念,上主揀選的君王不得自作妄為,須遵行天主訂立的法律管治國家,及帶領以色列人民抵禦外敵。天主選立達味為君王,賜給了他特別的才幹及能力,更可治癒別人,為他人帶來了安慰(撒烏耳)及祝福,因著對天主的信賴,達味即使面對如哥肋雅等強敵,仍無懼無畏,為捍衛天主聖名而奮勇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