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凡濤(Fr Fausto Gomez, OP)譯:郭宜芳 基督徒的生活是一種道德的和精神上的生活:與天主、與他人、與一切受造物的聯繫。這是在天主臨在的日常生活,也就是祈禱的生活。就如門徒一樣,我們向天主祈求:「主,請教給我們祈禱。」(路11:1)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196) – 甚麼是內心的罪和冒犯聖神的罪?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內心的罪 犯罪不僅在於外在的行為中,也可以在於思想和疏忽中。這些罪稱為「內心的罪」。《聖詠》第19章12-13節祈求上主說:「求你赦免我未覺察到的罪愆。更求你使你僕人免於自負,求你不要讓驕傲把我佔有;如此我將成為完人,重大罪惡免污我身」。
【天主的莊田】方濟靈修反思(1)
文:羅芷芬竹灣聖若瑟靜修院 去年五月,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省會長阮美芬修女主領了一個充滿喜樂自由的「聖方濟獨修」,之後在訪談中她分享了個人神修之路。今年八月,阮修女重訪竹灣聖若瑟靜修院,把方濟靈修和獨修結合,為避靜者預備了一個三日兩夜的體驗。
【祈禱】(5) – 再次:經常祈禱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譯:郭宜芳 看來,我們的祈禱似乎沒有那麼有幫助,也不能使我們更好地成為耶穌的門徒。為何這樣呢? 也許,我們不遵循指引!耶穌告訴我們,不要像那些願被人看見和喝彩的偽君子那般祈禱(參閱瑪 6:5);不要像那些在天主前嘮嘮叨叨、以為只要多言便可獲垂允(參閱瑪6:7)。我們按照耶穌的教導祈禱:「我們在天的父!願你的名被尊為聖⋯⋯」(瑪6::9-15)。
【速食神學】(195) – 犯小罪能接受嗎?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甚麼是小罪? 一個有罪的思想、言語、行為或疏忽,並缺乏犯大罪的三個元素(嚴重的事情,明知,而故犯)的其中一個(參閱《天主教教理簡編》第396點)。
【心遇聖言】誠懇與憐憫:康復的第一步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在現實中,成癮、沉溺影響着我們每一個人。「手機癮」是最明顯的,但其他可能潛伏在我們內心深處而沒有得到解決。我們可能沉迷於物質、人際關係、不健康的心態,甚至沉迷於別人對我們的意見或評價。
【聖言之光】再思祈禱之道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在上主日,禮儀已讓我們反省過基督門徒的祈禱之道。今天,禮儀讓我們更進一步,反思我們祈禱時應有的心態。基本上,禮儀藉着讀經所引出的對比,就是兩種完全相反的心態:「自我感覺良好」(self-righteous)的心態,和謙卑自下的心態。
【向日葵之歌】新受造物
文:羅芷芬 八日個人指導避靜中,彷如自己獨自上山,天主聖神藉靈修陪伴者給予指導,幫我一步步邁向天主。進入避靜之初,我作了一些選擇,利用難得的靜默讓我可以和天主一起分辨。天主如何看我的選擇?
【祈禱】(4) – 祈禱的果實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譯:梁浩然、郭瑜芳 作家喬治.伯納諾斯(Georges Bernanos)在其作品《鄉村神父的日記》中,主角是一位年輕、謙遜、虔敬侍主的好司鐸,並說:「曾幾何時有習慣祈禱的人告訴我們,禱告讓他失望?」你祈禱,我也祈禱:讓我們大聲喊說,我們的祈禱從不令我們失望,也就是說,祈禱總是富有成果的嗎?
【速食神學】(194) – 為甚麼我們繼承了原罪?甚麼是大罪?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我們已經解釋了原罪(我們原祖父母的罪)和個人的罪(我們每個人犯的罪)。 很多人都會問一個問題:為甚麼我們繼承了原祖父母的罪?我們不能拒絕它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