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春生神父 誠實守信,不說謊話 利瑪竇十分注意個人的修養,從來不說謊。他在南昌時,因為每天要接待很多的客人,使他疲於應付。有一位朋友建議他吩咐僕人告訴訪客「利神父不在家!」他回答說:「我們基督徒絕對不說謊話」。結果,南昌人士很快便開始流傳:「這些人不說謊。」他們認為,這有如使死人復活般的奇迹。利瑪竇聽到了很高興,因為他知道為了接受信仰,人們就必須相信傳教士。他在著作中也很不願誇張,他在世界地圖(兩儀玄覽圖)第四版(1603年)的一個注釋裡說:「非敢無據妄作謾世求新」。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經人物傳】加音和亞伯爾:上主與加音之間的對話[續](上)
文:梁展熙博士(S.Th.D.)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在上一期,我們檢視了上主描述加音殺弟的自然後果那一句話的翻譯(「你要成為大地上亡命天涯和漂泊流離的人」);我們也指出了上主的『懲罰』其實已經遠較古時的習俗——血債血償——慈悲得多;我們又回顧了《創.四》的開始如何利用文學手法含蓄地暗示了兄弟二人的命運。由於上主與加音之間的對話尚未結束,我們當然也要繼續細看下去。
【心遇聖言】在基督內休息
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甲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瑪11:28)
【在今天的世界中跟隨基督】(3)-今天跟隨基督的含意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譯:何心豫 基督徒的神修生活,就是sequela Christi,意即:跟隨基督。
感恩生命的負擔
文:蕭太 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 今年是我倆步入婚姻的第九個年頭。結婚兩年後,我們變成三人家庭,女兒的出生,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真是一個奇蹟,我們家多了一個人。我初認識丈夫時其實不是特別喜歡小孩,但他總是對女兒有無限的耐性。而我,從一個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人,到後來學會如何照料一個初生嬰兒的衣食住行。這個生命的到來,的確為我們帶來沉重負擔,神奇的是,我們依然樂在其中。
【信仰.書情】《耶穌與瑪利亞的猶太根源》
文:仇先生 若然你希望了解聖經中關於瑪利亞的事,或是希望探尋耶穌和瑪利亞的猶太根源,這本書正好是一個好的答案。在閱讀了第一章後,導入的部分很精彩,令你不自覺地去反思自己對瑪利亞的認識有多深入。接着,你會發現其實自己可能也未能解答很多關於瑪利亞的難題,令你不自覺地會期望了解更多。
【速食神學】(229) – 耶穌教導了我們怎樣祈禱?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我們已經談論過耶穌如何祈禱。我們也談論過生活中每個情況都是祈禱的機會。《教理簡編》第542點指出:「福音記載耶穌經常祈禱。我們看見祂在獨處時祈禱,又在夜間祈禱。耶穌每當面對自己使命或宗徒們使命的決定時刻,都首先祈禱。其實,祂的一生就是祈禱,因為祂不斷與父活於愛的共融中」。
【利瑪竇】(22) – 利瑪竇的靈修(下)
文:段春生神父 有很多史料記載,利瑪竇神父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學者,更是一位虔誠熱心的傳教士。利神父在百忙之中也不忘與身份地位低的新教友親切交談,他們發現,即使神父工作纏身,也會像對待經常來訪的大人物一樣,向他們致以親切的關懷。這已經成了神父的習慣,來訪的教友身份越是卑微,神父與他談話的時間就越長。
【信仰.書情】《天主教信什麼?》
文:陳思穎 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成人慕道團的準備功夫中,慕道課程大綱的設計並不難,大抵都是跟隨《天主教教理》四卷的結構和內容;編排課程主題也不難,大抵跟隨禮儀年及成人入門聖事的進程。既然這些準備都不難,那為什麼投身於成人慕道團傳道員的人卻寥寥可數?不同於堂裡其他服務崗位一呼百應?可能其中一個原因是,「演繹教會道理」本身就不容易,如果給慕道者再加以追問,就更添難度。
【在今天的世界中跟隨基督】(2)-獨有的召叫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譯:何心豫 天主希望所有人都獲得救贖,因此耶穌基督為所有人受死。也因此,我們都被天主召叫去跟隨耶穌。跟隨基督意味着接受祂的召叫,並忠於這召叫。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將集中探討耶穌給予我們的召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