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我45天的傳教使命(4)

文:馮瑞芬修女 還有一個星期就是我回港的日子,我還有兩處已安排好了,那就是North Providence北普羅維登斯州。這是我們美國省區的地方,在哪裡有很多年紀較大的修女居住。和我一同去的那位舊同學,因為生病而不能早前,因此我臨時請了我的弟婦同行。除了在紐約市坐約一小時的車程外,還要坐一小時的火車,再轉的士才能到達。很高興看見我們從前的總會長,她已經九十多歲,頭腦仍然清晰,但因為她曾失足跌倒,因此行動有點不方便。她所住的地方是為長者而設的修院,因此有聖堂及一切修院的設備。她們也在忙於開會,商討如何生活在快速轉型的社會。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經人物傳

【聖經人物傳】諾厄——方舟:大水上的木櫳.人類的新希望

文:梁展熙博士(S.Th.D.) 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在上一期,〈雅威典〉和〈司祭典〉分別認為,因為人心的邪惡以及人的「敗壞」(corrupt)和「暴戾」(violence;《思高》:強暴),上主決定以洪水滅世,讓祂的創造重歸混沌。可是,祂並沒有讓祂創造的一切都歸於虛無。祂為世上的一切動物都『留了一手』,有諾厄一家,各種動物有雌雄各一對(或七對,視乎細節屬〈威〉或〈司〉)。總而言之,儘管滅頂之災躲不過,但在洪水要來之前,聖經作者已經讓讀者放心,這次災難——或天罰——總有倖存的『遺民』(remnant),世界有『從殘斷的樹幹裏生出嫩枝』(shoot from a stump)的可能。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父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教父】(7) – 透過十二門徒,耶穌對外邦人的教導與指引

文:文祖賢神父 譯:姚子汶 《十二宗徒訓誨錄》(The Didache,希臘文「教導」或「指引」)是教會初期的一份文件。最初被指是在次宗徒時代(Subapostolic Age,最後一位門徒聖若望去世後的時期,約公元100年左右),但當代學者現時將其追溯到宗徒時代。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我的聖召就是愛!

文:Thomas Cai 在她的最後一次避靜中,聖三麗沙(聖三依撒伯爾,St Elizabeth of the Trinity,1880-1906)以聖保祿在致《厄弗所人書》話,來默想自己聖召的偉大:「[天主]在基督內已揀選了我們,為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瑕疵的⋯⋯我們也是在基督內得作天主的產業,因為我們是由那位按照自己旨意的計劃施行萬事者,早預定了的,為使我們這些首先在默西亞內懷着希望的人,頌揚祂的光榮。」(弗1:4;11-12)在生命快將結束時,這位加爾默羅隱修女努力達致基督為她所預定的目標,並朝着目標一直前進⋯⋯為獲得天主召喚的天國賞報。」為加爾默羅神秘者而言,聖召就是跟隨基督,去頌揚讚美祂的光榮。聖麗沙的聖召,也就是每名基督徒的召叫。為何我們要跟隨基督,好能頌揚讚美祂的光榮?若我們將救恩史的開端與結束聯繫在一起,便能更好地理解召喚我們跟隨基督這神聖的舉措。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天主的莊田】我能信任祢的計劃嗎?

文:羅芷芬竹灣聖若瑟靜院 完成了兩天工作坊後,腦海塞滿着零零碎碎的善後工作。身體雖然疲累,但心靈卻有份聆聽天主聲音的渴望。主給瑪爾大的說話浮起:「瑪爾大,瑪爾大!你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其實需要的唯有一件。」(路10:41-42)。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召年系列】(2) – 我的聖召就是愛!

文:Thomas Cai 在她的最後一次避靜中,聖三麗沙(聖三依撒伯爾,St Elizabeth of the Trinity,1880-1906)以聖保祿在致《厄弗所人書》話,來默想自己聖召的偉大:「[天主]在基督內已揀選了我們,為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瑕疵的⋯⋯我們也是在基督內得作天主的產業,因為我們是由那位按照自己旨意的計劃施行萬事者,早預定了的,為使我們這些首先在默西亞內懷着希望的人,頌揚祂的光榮。」(弗1:4;11-12)在生命快將結束時,這位加爾默羅隱修女努力達致基督為她所預定的目標,並朝着目標一直前進⋯⋯為獲得天主召喚的天國賞報。」為加爾默羅神秘者而言,聖召就是跟隨基督,去頌揚讚美祂的光榮。聖麗沙的聖召,也就是每名基督徒的召叫。為何我們要跟隨基督,好能頌揚讚美祂的光榮?若我們將救恩史的開端與結束聯繫在一起,便能更好地理解召喚我們跟隨基督這神聖的舉措。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向日葵之歌】寫在立冬

文:羅芷芬 善: 今天正值立冬,標誌着冬季正式開始。季節轉變是一個默觀好時機。很想與你分享最近一次聚會帶給我的喜悅!就在上星期,幾位同行者來到竹灣一起默觀大自然。望望海,吹吹風,天主就在祂的創造中與她們談心。她們的分享令我不停回味:「天主是愛」、「天主給予我的全超過我所要的」、「天主深不可測的」……。事後回顧依然感到滿滿的愛和清爽的活力,天主藉她們每人與我說話,告訴我即使天空未必常藍,但祂的慈愛常與我同在。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我45天的傳教使命(3)

文:馮瑞芬修女 這星期的生活很充實,每天都是在聖雅各伯聖堂參與彌撒,了解到越來越多說普通話的人來這聖堂。他們和以前從香港來的教友生活習慣很不相同。尤其是年青的一輩,他們喜歡唱歌,但和香港教友所唱的也不同。因此,他們需要有一個比較長時期來彼此認識及整合。彌撒完畢後,香港的教友多半去「一零八」麵包店食早餐,並分享一些神父的講道。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經人物傳

【聖經人物傳】諾厄——洪水滅世的因由;重新開始的希望

Edward Hicks – Noah’s Ark (1846) 文:梁展熙博士(S.Th.D.) 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在上一期,我們稍稍探討過,《創世紀.第六至九章》的〈洪水滅世〉——尤其是按照「司祭傳統」的理解——是天主對自己創世工程的還原、撤消、收回(the undoing of creation)。按「司」的傳統,天主藉創世所賦予世界的秩序,在於祂把一切混沌——以亙古大水為象徵——逐步區別開來,讓萬物有繁衍生息的空間,包括穹蒼與大地之間的空間——即:天空,以及大地之上的空間。現在,透過取消穹蒼的隔水功能,並讓地下的水上湧,天主讓一切重歸混沌,要把祂一手創造一切重歸虛無。究竟是什麼原因,驅使天主會下如此令人難以想像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