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生態倫理】(1)人類生態學

文:Fausto Gomez OP譯:何紹玲 新型冠狀病毒,不論在健康、社會或經濟層面上,對全人類都構成嚴重危機。這景象大多數會在毀滅性大流行和自然災害後,便會浮現;然而,2019冠狀病毒引起的危急情況,卻產生了一些良好的效果。比較正面的影響有:揭起了一股浪潮——是全球性的同情和團結。此外,我們得悉封鎖令和禁制令都有助減輕我們城市的污染和玷染;空氣的質素提升了、天空的繁星也多了。同意,但在社交方面和經濟上,我們付出了甚麼代價?最低限度,這新冠狀病毒大流行使我們更了解人的脆弱和受了傷的地球!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筆在言】人生皆慾知

文:Joshua Un 雖然烈日當空,但一邊聽着倪匡先生的採訪節目,一邊做運動,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聽到主持人問他:「有沒有哪一句聖經經文是你的座右銘?」我就停了下來。接着,他說:「你只管歡歡喜喜喝你的酒。」聽到這個回答之後,我立刻打開手機裡的聖經。翻查一遍之後,發現原來這句話是來自《訓道篇》第九章第七節的經文:「你倒不如去快樂地吃你的飯,開懷暢飲你的酒,因為天主早已嘉納你所作的工作。」驟眼一看,經文的意思好似是提醒人不要擔心太多身邊發生的事情,若飯酒擺到你面前,你就開心地吃喝吧。好奇的我,坐到樹蔭下,把前後的經文都看了一下,果然有所得著。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權柄 在於不求權柄

文: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在上主日的福音選讀中,耶穌以〈葡萄園主兩兒的比喻〉來回答司祭長們和民間長老們的「你憑甚麼權柄作這些事?誰給了你這種權柄?」問題。其實,耶穌的回答尚未結束,而今天的〈葡萄園僕的比喻〉,正是祂回答的第二部分。然而,以葡萄園作為比喻材料的做法,卻非自耶穌始。今天的讀經一(依五)和答唱詠(詠十八),足為一例。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從《聖詠集》到答唱詠】(12)上主的話內的對話

文:龐保頤(Aurelio Porfiri) 聖詠世界的旅程之所以如此豐富,是因為它有多個層面。我認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層面是需要謹記的:聖詠是天主的話語,亦是對天主說的話語。天主以聖詠向我們說話,也讓我們向衪說話。因此,上主的話在這個層面上有一種對話,不像人類般的對話,而是在天堂進行的對話。這就是為甚麼禮儀不是人造的,它不是我們創造的,而是我們接收到的東西,並且由於其神聖的特質使我們謹慎對待。這也是為甚麼在禮儀中詠唱和正確地詠唱是如此重要,因為不是一切都合適。我們之前提及過聖亞大納修(Saint Athanasius)在《致馬爾切利努斯的信》(Letter to Marcellinus)中說:「〈聖詠集〉的性質就是這樣,它可能會被這樣使用,其中一些作為個別靈魂的改過,而正如我剛才所說,它們許多是預告我們的救世主耶穌基督將以肉軀出現。但我們不能不解釋為何這種話語不應該僅僅是說出來,而是要用旋律和歌曲宣告;因為我們中間確實有些簡單的人,儘管他們相信這些話語能啟發人心,但認為唱歌的原因僅僅是為了更悅耳!絕不是這樣的;《聖經》的目的不是為了追求美感,而唱聖詠是為了靈魂的自身利益。」確實,我們歌唱聖詠不是出於追求美感(如果指向更偉大的事物,當然也不會排除),而是為了自己的靈魂。不好的禮儀音樂也會影響對靈魂的益處,這應該永遠記住,但如今已很少人談論。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六十六章: 十九世紀的宗教覺醒 (II)

文:Vitor Teixeira|譯: 余漢釗 那時候的教會是很不合時宜,在很多情形及環境,尤其是在很多歐洲地區,顯得格格不入。它成了一個「咸豐年代」的教會。它的思維與新的政治、社會及文化有着衝突。那年代需要的是一種更包容的態度,好能尊重多元化的意見,接受性更大,能應對新時代的工業化、貧富懸殊、邊緣化、農村人口大逃亡、新社會結構形成等等的改變。舊式農村堂區已沒有應對不斷增長的城市人的牧靈要求的方法。教會必須要把握新時代的來臨。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97) 天主教徒在社會生活中有甚麼權利和責任?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權利和責任 社會需要承認天主教徒能按其信仰在政治行為上實踐其權利和義務。如果政治尊重人的位格的尊嚴,它並不意味着從屬於宗教。它意味着政治是為人而服務,因此必需尊重道德規律。這和說一個人必須尊重和促進每一個人的位格是同一回事。再者,出於純粹物質和現世以外的理由——超性目的——從事政治活動與人性的全面發展非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