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第二屆天主教徒與道教徒倫理座談會11月5日至7日在新加坡舉行。聖座宗教交談委員會秘書長阿尤索(Miguel Angel Ayuso Guixot)主教出席該座談會並發表講話,指出研究普世倫理與內心轉化的經驗密不可分,這轉化包括了遠離個人和結構性的惡,更強調「基督宗教和道教分享了共同的倫理價值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年輕父親跪在初生兒旁感謝天主
(綜合報道)一名年輕的父親穿着醫院的隔離保護衣物,跪在初生兒子旁祈禱。這一幕被一名叫Jana Brasil的攝影師,以鏡頭記錄下來,其後更迅速地在網上瘋傳。
教宗清晨彌撒 「耶穌邀請我們參加天國婚宴,我們卻說沒空」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週二(6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圍繞福音中耶穌所作的宴席比喻,指出耶穌邀請我們每一個人與祂一起慶祝,但我們總會常找各種藉口拒絕這個邀請。
新聞簡訊
教宗2018年11月祈禱意向:為在和平中服務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放11月份的祈禱意向,呼籲全球信友一起為在和平中服務的兄弟姊妹祈禱。
《天主教教理》卷二「基督奧跡的慶典」1499至1532號 治療的聖事:病人傅油聖事
文: 陳繼容 對任何民族,特別對舊約的選民來說,疾病的存在是一個難解之謎,沒有人能明白,為什麼人要被病痛折磨。他們實在想不通為什麼在救恩史內,有疾病這種東西存在,給人帶來無盡的痛苦,甚至取掉人的性命,於是疾病成為救恩史中陰暗的一面。
【聖言啟航】是奉獻犧牲,或只是樂善的施捨?
文: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卅二主日 「寡婦」在今天的讀經中是十分重要的元素,在福音的兩幕以及讀經一和答唱詠都有提到。那麼,究竟今天禮儀希望帶出甚麼訊息?我認為,當中涉及幾個向度。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聖馬爾谷福音12: 38-44 這主日我們看到耶穌批評經師與法利塞人的行為「他們喜歡穿上長袍招搖過市,在公共場所接受人的敬禮問安,在會堂裡佔上座,在筵席上坐首席。」他們希望別人看重他們聖善的外表。這故事與我們今日社會有關,我們的社會注重個人形象、地位、名譽與面子,外表遠比內在來得重要。事實上,詮釋法律的法利塞人,因著博學受到尊敬,他們穿著長袍成為對法律虔誠的象徵,一般人在他們面前肅立、尊稱他們為老師或父親;他們逐漸覺得被尊敬是理所當然的,驕傲與炫耀伴隨而來,人們對天主法律誡命的尊敬,使他們日益驕傲自大。當我們顧慮形象與面子時,便在乎別人的想法,我們擔心個人缺點是否被人發現,我們便無法自由地與人互動,在意我們的重要性,於是只重視自己而非他人,上週我們提到看重面子的文化,我們不希望丟臉沒面子。
【速食神學】(7)福音中的內在證據和外在證據吻合嗎?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在探討了其它著作(外在證據)對四部福音作者的描述過後,讓我們把它們所說的和每本福音書中找到的內容一起進行比較。如果我們發現的與外在證據一致,那麼我們便有更多證據證明這些文本的作者的身份。
教理圖解 — 信經 七
天主的獨生子耶穌基督(十五)
教理圖解 — 信經 七
天主的獨生子耶穌基督(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