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六十九章:社會問題 (III)

文:Vitor Teixeira譯: 余漢釗 仁愛和慷慨是十九世紀最迷人的一面。是在那政治動盪年代(Years of Lead)、困難重重和貧窮、病痛、飢餓及戰爭的年代中,教會帶來無窮安慰,亦是教會為那一切艱苦提供了無限創意的答案。如果意識形態及理論的對抗中得到的成效很少,徒令傷痕累累,那麼教會帶來的答案卻是實用和積極的,展示出教會的創意及果斷,減輕苦難及尊重人的價值。教會從未如此快速尋找出解決的方法,並超越了提出問題及討論的時間。就算信友減少了,教會亦會自我革新及創造力量來應付社會出現的貧窮以及社會的進步。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107)天主會在最後毀滅世界嗎?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世界在最終會如何?聖若望在《默示錄》中告訴我們:「隨後,我看見了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與先前的地已不見了,海也沒有了。我看見那新耶路撒冷聖城,從天上由天主那裡降下,就如一位裝飾好迎接自己丈夫的新娘。我聽見由寶座那裡有一巨大聲音說:『這就是天主與人同在的帳幕,他要同他們住在一起;他們要作他的人民,他親自要「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天主』;他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以後再也沒有死亡,再也沒有悲傷,沒有哀號,沒有苦楚,因為先前的都已過去了』。他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以後再也沒有死亡,再也沒有悲傷,沒有哀號,沒有苦楚,因為先前的都已過去了」。那位坐在寶座上的說:『看,我已更新了一切』。又說:『你寫下來!因為這些話都是可信而真實的』」(默21:1-5)。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盡力做好 主會補足

文:梁展熙 乙年將臨期第二主日 按教會的禮儀安排,將臨期第一主日是讓信友為光榮的基督的第二次再來作好準備。至於第二主日,則讓我們記得若翰洗者當年是如何為已成人的納匝肋人耶穌的出現作準備。這主題將會延續到下主日。至於第四主日,我們將會聽到耶穌誕生之前所發生的事。禮儀在這主日的訊息,主要是幫我們了解耶穌時代的人是如何為了祂的到來作準備的。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叮囑青年切莫得過且過:選擇天主使你們幸福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22日)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感恩祭,並主持了世青節十字架的交接儀式。他依照當天的福音强調,耶穌將祂的愛在十字架上賜予我們之前,向我們表達了祂最後的心願,告訴我們,凡我們對祂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祂做的。這些最小的兄弟就是飢餓和口渴的人、作客的人、赤身露體的人、患病的人和坐監的人(參閲瑪25:37-40)。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專訪利瑪竇中學兩任校長(1) 張慧玲:期望校慶為師生提供反思及回顧的機遇

(本報訊)利瑪竇中學今年慶祝創校六十五週年,並已開始一系列的慶祝活動。《號角報》有幸訪問利瑪竇兩任校長——張慧玲女士及呂碩基神父,細說於利瑪竇中學的點滴。本週先刊登張慧玲校長,介紹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及期望。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為羊捨生九十載,共慶封聖二十年 紀念聖雷鳴道及聖高惠黎感恩聖祭

傳教士的最大使命,就是要離開熟悉的人和地,至一個未曾認識的地方,讓更多人能認識天主的救恩,這是恩典,也是一種甜蜜的犧牲。自鮑思高神父創立慈幼會後,他親身的啟迪和超卓的聖德,讓不少男青年也以奉獻全身去回應,並參與在這個傳揚福音、拯救靈魂的工作之中。當中深受感動而欣然接受這個傳教使命的,就有雷鳴道主教及高惠黎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