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士的最大使命,就是要離開熟悉的人和地,至一個未曾認識的地方,讓更多人能認識天主的救恩,這是恩典,也是一種甜蜜的犧牲。自鮑思高神父創立慈幼會後,他親身的啟迪和超卓的聖德,讓不少男青年也以奉獻全身去回應,並參與在這個傳揚福音、拯救靈魂的工作之中。當中深受感動而欣然接受這個傳教使命的,就有雷鳴道主教及高惠黎神父。
2020年是雷鳴道主教(Bishop L. Versiglia) 和高惠黎神父(Fr. C. Caravario) 殉道 90 週年暨宣聖 20 週年紀念。澳門慈幼家庭於11月21日星期六下午三時正,在聖老楞佐堂舉行《聖雷鳴道主教及聖高惠黎神父殉道90周年暨封聖20周年慶典》,敦請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主禮,到場參與感恩祭者眾多,座無虛席。各信友及慈幼大家庭團體成員聚首一堂,共同紀念兩位聖人殉道及宣聖週年這個重要日子。

於感恩聖祭之中,主教以當日獻聖母於聖殿的福音作分享,提到聖母仍在母胎時已被揀選,最終奉獻自己於上主;天主與我們的關係是一種超性的關係,已非單只血緣上的關係。每個人領洗之後我們成為了天主的宮殿,被召叫的人都邀請歸於天主。維持生命的純潔,並效發聖母時常歸於純潔。領洗後我們應能感受作為天主宮殿這份榮幸;更要將之帶給身邊的人,和家人、朋友、工作夥伴分享。

主教提出我們在感恩祭完結後,都要離開聖殿將天主帶給他人,而聖母是最好的榜樣。我們在聖祭中領受天主的愛和恩典,要完結時帶給其他人。
傳教士如雷主教及高神父是天主所愛的,時常以天主的愛為中心,感受到天主的愛,並以行動回報天主的愛和選擇。他們以愛還愛無條件奉獻一生光榮和回報天主。傳教士自己必須心中帶著基督,才能將基督帶給別人。雷主教及高神父一生都效法聖母,心存基督,因此今天縱是二人的殉道紀念,我們也能懷着感動和喜樂,因為他們以生命光榮天主,為教友們示範了向天主以愛還愛的最好展現。

鮑思高慈幼會於1906年應澳門教區主教邀請,派遣雷鳴道神父率領首批的慈幼會會士到澳門服務,兩位聖人都由始至終都對傳教工作滿懷熱忱,盼望能協助會祖聖若望鮑思高神父將福音帶往中國,傳承天主的大愛。在不同的文獻記載之中,聖雷鳴道非常勤奮耐勞,在不少人的眼中是個充滿熱情、正直、虔敬和品德超卓的人;而聖高惠黎則是一個謙遜、活力充沛、朝目標勇往直前的青年會士,成為一位傳教士的心一直沒變。至1920年雷鳴道神父被任命為韶州教區首位主教。兩位聖人於1930年2月25日乘船前往連縣途上遇到土匪,土匪們更發現船上女青年,並要求把他們帶走。雷主教與高神父為了保護女青年,遭土匪毒打,最後被土匪帶到附近竹林中槍殺,力保女青年貞潔,光榮殉道。二人2000年10月1日獲列入聖品,瞻禮日為2月25日。但願更多青年人能效法兩位聖人,站立於不公義而不退縮,願意為愛而捨生的芳表。
澳門慈幼家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