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三鐘經:耶穌憐愛的注視引領我們走向悔改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上主日(3日)在帶領信衆誦念三鐘經前,反思了當天主日耶穌與稅吏匝凱在耶里哥會面的福音内容(路19:1-10)。 福音中的匝凱是個稅吏長,因此被公認為是個公開的罪人。教宗解釋說,當匝凱聽到耶穌要經過耶里哥時,他想看看耶穌是誰,他並不期待與耶穌相遇,「但出於好奇,想看看這個人,他已聽到許多關於這個人的美好事跡」。因為匝凱個子矮小,所以爬上了一棵樹為能看看耶穌。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論盡家庭】(3.8)告解聖事

文:梁敬之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及認可督導 所以你們要彼此告罪,彼此祈禱,為得痊癒。 義人懇切的祈禱,大有功效。(雅各伯書5:16) 一天,詭計多端的么兒一面苦惱,雙眼通紅。他著急地對太太說:「我被魔鬼纏住啦!我上課時不想與同學傾偈,但我每次都忍不住。媽媽,我想辦告解。」 難得孩子願意,太太安排兒子見神父辦修和聖事。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四十四章:聖公宗

文:Vitor Teixeira 譯:余漢釗 聖公宗是指英國教會成員的信仰及立場,同時這裡亦涵蓋了與她共融的英國前屬地、美國及前殖民地的教會。這些教會全部接納了英國的改革或由此而衍生出的其他地方教會,其最重要是她的教理、組織架構及禮儀。這是包括了英國本土或曾在她旗下的地方。我們在此要談一些與天主教接近的人物,以及聖公會是甚麼。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唯有愛 雖死仍生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卅二主日 為了更好地細味今天的禮儀,我們有需要回到過去,回到兩千年前的時空,以耶穌當時當地的角度來切入信仰討論。這並不只是空談,反而非常實用。畢竟,每個世代有宗教信仰的人,事實上,都一直在與這些議題搏鬥。 與不少現代人一樣,古猶太人一般都相信善有善報:從父祖輩手上繼承的和平與財富(古時多指土地等不動產)、長壽、兒孫滿堂【儘管在現代社會中只有極少數人視子女眾多〔這裏指六個或以上〕為一種祝福】(見申4:40; 6:1-3等)。然而,每次國難當前之時,自然會使人疑惑,人生的意義是否另有所指。在主前第二世紀的一場大迫害中【慣稱:瑪加伯起義】,不少良善勇毅的年青人,未及擁有田產、生兒育女便從容就義,遑論長命百歲,福壽雙全。善惡有報在哪裏?在先知書及聖詠集中只見萌芽的來生思想便正式生根。古猶太人所相信的死後復活,所指的是整個人(包括肉身和靈魂)的復生,這與希臘思想中的二元論截然不同,古猶太人也無法想像到一種只有靈魂的死後存在【對他們來說,那是一種降了格的存在】。當時,有些猶太人相信只有義人才會復活,那些不義之徒卻是人死如燈滅,永墮虛無。看來,這是讀經一中我們聽到的那些瑪加伯殉道者的信念。與《瑪加伯傳》(上、下)同期成書的《達尼爾傳》,則相信全人類在末日的復活:義人得生命,惡人被永罰(見達12:2)。這也是《新約》作者們所預設的想法,如見若5:29;瑪25:31-46。無論如何,這信念給了正面對迫害的人一道強大的力量去滿懷希望地抗衡他們的迫害者,並能夠以難以言喻的忠信來把天主聖名置於此世一切權力的野心(或雄心)之上。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 20: 27-38 今天的福音要從前後的段落一起解讀。撒杜塞人基本上是猶太民族中的一個支派。他們之中不乏祭司與社會高層人士。在政治方面,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和財富,更是早已準備好與羅馬人妥協合作。撒杜塞人是一個只承認舊約梅瑟五書的民族。他們不接受任何與聖經前五卷相違背的律法詮釋。他們拒絕相信天使的存在,更不相信肉身的復活。基於這樣的理由,他們對耶穌提出一個問題:根據傳統,如果一個人的哥哥死了,留下妻子而沒有子孫,他的弟弟就應娶他的妻子,為哥哥立嗣。撒杜塞人挑戰耶穌,提出了一個極端的假設:有七個兄弟都沒有留下子孫就死了,因此兄弟七人先後都娶了同一個妻子。撒杜塞人知道耶穌相信死人的復活,所以質問耶穌說:復活之後,這名婦人會是那一位兄弟的妻子呢?撒杜塞人因為不相信復活,所以遵守這樣的律法不會有問題。但是因為耶穌和其他猶太民族都相信死後的復活,因此撒杜塞人想知道耶穌會如何化解這個假設性的問題。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55)甚麼導致倫理惡?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物質惡是由天主所允許或願意的。然而,天主從不願意倫理惡,祂不願意任何人犯罪。但是祂又允許倫理惡的發生。為甚麼呢? 惡的體驗有時會引起對天主智慧、祂的善或祂的力量的質疑。但是,我們談論過,天主透過祂的Logos創造世界,這詞彙不單是指「詞語」,還有「原因」或「解釋」。天主以某種方式行事總是有其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