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斯里蘭卡以默哀及敲鐘追念去年復活節襲擊事件的犧牲者

斯里蘭卡科倫坡的總主教蘭吉特(Malcolm Ranjith)樞機日前籲請全國同胞於上週二(21日)上午8時45分靜默兩分鐘,以及在所有宗教崇拜場所鳴鐘,來追念去年復活節襲擊事件中的罹難者。由於新冠肺炎的緣故,斯里蘭卡實行封閉措施,原定於襲擊事件一週年的公開追悼活動一概取消。樞機籲請國民於靜默兩分鐘後,在家中點燈或點燃蠟燭來表達哀悼,並通過實況直播參與宗教禮儀。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靜默祈禱課程」創辦人 靜默是天主的語言,疫情時期以靜默之心聆聽天主聖言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4月21日舉行的清晨彌撒中,祈願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一片寂靜能增進我們聆聽的能力。「靜默祈禱課程」的開創人,方濟各加布遣會士安泰努奇修士也建議眾人以靜默的心聆聽天主的聲音。安泰努奇修士是《靜默旅程》一書的作者,他在接受《梵蒂岡新聞網》訪問時強調:靜默是天主的語言,我們以靜默為祈禱作準備。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經歷疫情考驗 內地天主教徒神修上重獲生氣

(綜合亞洲新聞訊)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不少神長及教友遇到前所未見的困難,但同時也經驗了神修上的成長。在中國內地,成千上萬的信友透過微信直播參與彌撒聖祭。雖然部分教友因無法實領聖體而感到空虛,但多了機會在家作聖言誦讀、詠唱祈禱等,這為家庭及其子女而言,這是在家進行宗教教育的重要時刻。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五十六章:王權至上論

文:Vitor Teixeira 譯: 余漢釗 我們今天說的不是異端或分裂,而是說天主教會在現今世代所出現的分歧、斷裂或撕裂的基本原因:王權至上論。它可被理解為一系列的理想、理論和實踐,來支持中世紀以來的歐洲君主,承認他們擁有相稱而獨有的特權和權利。而這些權利和權力,是王室成員認為是他們才能擁有的,是一種私權及與生俱來的,而這正是與教宗權力衝突的起因,因為教宗的權力是超越國家的、普世的及在所有天主教國家之上的。從另外的一種說法來看,王權至上論是世俗國王對外來勢力的一種保護裝甲。從而造成了各國自保的趨勢,以及增加了與教廷之間的衝突。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論盡家庭】(3.15) 小望的聖詠

文:梁敬之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及認可督導 有人給耶穌領來一些小孩子,要他撫摸他們;門徒卻斥責他們。耶穌見了,就生了氣,對他們說:「讓小孩子到我跟前來,不要阻止他們! 因為天主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誰若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天主的國,決不能進去。」耶穌遂抱起他們來,給他們覆手,祝福了他們。(馬爾谷福音10:13-16)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復活期第四主日(甲)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若望 10:1-10 今天耶穌將自己比喻為羊棧的門。耶穌時期的猶太人大多以游牧為生,在草原上立起柵欄牧放羊群,為了不讓竊賊和野獸接近,圍起的區域只有一個入口。耶穌說只有經由此門進入羊棧的才是真正的牧人,不由門進入羊棧,便是盜賊。小偷和強盜會從別處爬進去,但羊群不會聽從他們。耶穌口中的小偷和強盜就是那些帶着邪惡動機的法利賽人和經師,他們與真正的先知不同。真正的牧羊人,看門的會給他開門,羊也會聽他的聲音。他會按着名字呼喚自己的羊,並走在前面引領牠們。羊群認得牧人的聲音,所以都會跟隨他。而不跟隨陌生人。耶穌見群眾似乎不明白他的比喻,於是耶穌又更具體地解釋了一遍:「我是羊的門」。凡在我以前來的,都是賊和強盜。耶穌是門,是道路,只要經過他進到羊棧的,便可獲得更豐富的生命。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當90後遇上聖若瑟(2) 丈夫不像夫?

文:容偉源、吳志濠 ……朋友續說:「正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仕對未來配偶有要求雖然也是正常,但也不要忽略在婚姻生活中對自己的期許。因為在熱戀中結婚的情侶,腦部所產生的化學變化,其實跟精神分裂症的狀況差不多。情緒之亢奮,會蒙蔽了自己要作為『妻子的頭』的心理準備。舉個例子,既然成家立室了,但有沒有在情緒上與自己的父母分離, 成為獨立的個體。『人應離開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創2:24),創世紀早就說過了。不要做『情緒上的裙腳仔』,否則婚姻容易受外力拉扯,長遠下去,後果可以很痛苦。此外,雙方在婚後還需要作許多的調適, 例如權利責任的分配、生養小孩的決定、大家的親近程度(由粘連至疏遠)、 甚至跟原生家庭和朋友的親疏關係、以及保留、修改和放棄哪些舊有的家庭傳統及習慣等等,這些都要面對的。不知90後的你們有沒有這個意識呢?」朋友問。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78) 教會和天主聖三有甚麼聯繫?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教會是天主子民、基督的奧體、基督的淨配、和聖神的宮殿。   天主子民 「教會是天主子民,因為天主不願人們脫離他人而得到聖化和拯救,卻要他們組成一個民族,在父、子和聖神的結合中聚集一起」(《天主教教理簡編》第153點)。 在教會內,天主滿全了祂的承諾:「我要以你們作我的百姓,我作你們的天主」(出6:7;參閱則34:24,36:28;耶7:23,30:22,31:33)。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154點列舉了這子民的特徵。「人藉著對基督的信仰和接受洗禮,就成為天主子民的一分子。 這子民的特徵是: -以天主父為根源; -以耶穌基督為元首; -以天主子女的尊嚴和自由為其標誌; -以愛的新誡命為其法律; -以成為地上的鹽和世界的光為其使命; -以那已在地上展開的天國為其終向」。   基督的奧體 聖保祿重複地指出教會是基督的頭(參閱格前12:12,13,27;羅12:4-5;弗1:22-23,4:4,11-13,5:29-30;哥1:18,24)。   為何「奧秘」?「奧秘」一詞來自希臘文 μυστήριον (mystērion,奧秘)(參閱谷4:11;羅11:25,16:25;格前2:11,4:1,13:2,14:2,15:51;弗1:9,6:19;哥1:26,2:2;得後2:7;弟前2:7,3:9;默17:5)。希臘語「mysterion」一詞,曾以「mysterium」(奧跡)及「sacramentum」(聖事)兩詞譯成拉丁文。在以後的解釋中,聖事一詞進一步表達救恩的有形標記, 而奧跡一詞指謂救恩的隱藏事實」(《天主教教理》第774點)。再說一次:有形的標記稱為「sacramentum」(聖事),而「sacramentum」彰顯的隱藏事實稱為「mysterion」奧跡)。 這些詞彙可以應用於(1)基督自己,(2)祂建立的教會和(3)祂建立的獲得恩寵的途徑(聖事)。 教會被稱爲「奧秘的」,因為她擁有隱藏的元素。「教會是可見的又是精神的,既是有聖統組織的社團又是基督的奧 體。她是『唯一的』,同時由人性和神性組成。教會的奧跡就在於此, 只有憑信德才能接受」 (《天主教教理》第779點)。 再者,基督是教會的頭。「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這身體的救主」(弗5:23)。   基督的淨配 教會也稱為「基督的淨配」,因為上主自己將她「比作『新郎』(谷2:19)。祂愛教會,並以永遠的盟約與她結合。基督為她交付了自己,並以自己的血潔淨她,『使她成為聖潔的』(弗5:26),並成為所有天主子女多產的母親。『身體』一詞,顯示出『頭』與肢體的一體性,而『淨配』一詞,就『頭』與肢體的個人關係而言,卻強調兩者的區別」(《天主教教理簡編》第158點)。   聖神的宮殿 教會也稱為「聖神的宮殿」,因為正如《天主教教理簡編》第159點說:「聖神存在於身體——教會內:即在她的頭及肢體內;聖神更藉天主聖言、聖事、德行和神恩,在愛德內建樹教會。『正如我們的心神,即我們的靈魂對我們肢體的關係,聖神對基督肢體、基督身體,即教會的關係也是一樣(聖奧思定)』」。 神恩是「聖神賦予個人的特殊恩寵,是為了造福人群,為滿足世界的需要,尤其為了建樹教會,而教會的訓導當局有責辨別各種神恩」(《天主教教理簡編》第160點)。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愛的呼喚

文:梁展熙 甲年復活期第四主日 由於今天的讀經,大多都採用了羊群和牧人的圖像,因而有了「善牧主日」的稱號。事實上,以「耶穌說:『我是善牧』」為主題的《若望福音》第十章,就被分拆為三部分,分別在甲、乙、丙三年的復活期第四主日(善牧主日)中宣讀。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更在一連串用以象徵教會的比喻中,把「羊棧」列於首位(《教會憲章》第六段)。就我們順着禮儀的脈絡,先看看這羊棧初生的時刻。 今天的讀經一(宗2:14上, 36-41),接續着上主日伯多祿在五旬節聖神降臨之後的講道辭的上半部分(宗2:14, 22-33)。讀經的開首,就已是伯多祿講道的高峰:「所以,以色列全家應確切知道:天主已把你們所釘死的這位耶穌,立為主,立為默西亞了」(宗2:36)。來自羅馬帝國——當時西方文明的已知世界——各地域的猶太人都被這訊息所震撼,焦急地說:「我們該作甚麼?」(37節下)。這讓《路—宗》作者——聖史「路加」——有機會回到他重視的主題:悔改、洗禮、罪赦。按他所寫,伯多祿對群眾的回應是:「你們悔改罷!你們每人要以耶穌基督的名字受洗,好赦免你們的罪過,並領受聖神的恩惠」(38節下)。【如果大家是把《路加福音》和《宗徒大事錄》一起讀的話,相信會發現,《宗》的這首篇(伯多祿的)講道辭和群眾的回應,呼應着《路》中的首篇(若翰的)講道辭和群眾的回應(見路3:7-17)】。按作者的記錄,在聽畢伯多祿的講道後,就有約三千人加入了教會。而且,「他們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42節;我們已在兩主日前聽過《路-宗》作者如何總結教會初生時期的狀況)。 自今天的答唱詠起,禮儀讀經正式進入「善牧」的主題。聖詠第廿三篇,乍看之下,讀者會以為聖詠作者正在安逸恬靜的環境之下全心全意地作虔誠的默想。然而,只要我們細心留意作者的弦外之音,就不難發現,當時作者其實是身陷險境之中。他正在逃避敵人的毒手。他有可能正在聖殿範圍內匿藏【按:從古代起,合法(公權)的武力單位——兵士獄卒等人馬,是被法律禁止在神聖的地方,如教堂或寺廟,使用武力執法的。即使今天所謂「聖地避難所」的做法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在許多地方這仍是不成文的規矩】,甚至有可能正在他們面前吃個夠,他們也礙於當時法律的規範而束手無策。無怪乎聖詠作者把上主描寫成一位完美的牧人。牧人必須強而有力地保護他的羊群,更要有能力使牠們得到飽飫。對聖詠作者來說,只有上主是他的牧者,他所需要的一切,不管是食物、水,還是安全,他都能獲得。有着上主的帶領,他無所畏懼。 復活期的讀經二,本身並不是為呼應福音而選的,而是自成循環的;如甲年,就是順着選讀《伯多祿前書》。今天的截段(伯前2:20-25),是作者特別對當「家奴」的人說的(見18節)。可是,這段讀經的末句,指出我們「從前有如迷途的亡羊」,但現在已被尋獲,歸屬『我們性命的牧人和護衛』(25節;後者修譯自原文「τὸν ποιμένα καὶ ἐπίσκοπον τῶν ψυχῶν ὑμῶν.」)。《伯前》也訴說了基督如何體現出祂的牧人身份:「祂受辱罵,卻不還罵;祂受虐待,卻不報復,只將自己交給那照正義行審判的天主;祂在自己的身上,親自承擔了我們的罪過,上了木架,為叫我們死於罪惡,而活於正義」(23-24節)。這正好呼應着耶穌在《若》所說的:「我是善牧: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若10:11;見明年福音選讀)。 《若》的四福音中最特別的一部:當中幾乎沒有一個正式的比喻(parable)。最接近的,就是算若10:1-18,但這段也其實是一段複合的暗喻(metaphor)。《若》寫這一段的目的,是要把耶穌與其他宗教領袖作個對比。當中當然包括法利塞人,但也相當可能是同時指那些熱誠黨人(當時的反羅馬革命份子,在加里肋亞等地頗受人民支持,也常被捧為默西亞——受傅者〔messiahs〕的)。 雖然這些假領袖只會為自己的利益圖謀,耶穌卻一心為那些相信祂的人著想。身為一位善牧(好牧人),祂知道祂每一隻羊的名字。就像羊棧——保護羊群夜晚安全——的門一樣,耶穌守護着祂的羊群免受要捕食牠們的動物(或:人)的傷害。總的來說,耶穌並不是那遙不可及的統治者,反而打從內心深處關愛我們,直到為了我們捨棄祂自己生命的地步。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2020年本澳11位神長修女 慶祝晉鐸入會發願鑽金銀禧

(本報訊)澳門教區於每年復活期第四主日慶祝普世聖召祈禱日,在主教座堂舉行感恩聖祭,現時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然嚴竣,為保障弟兄姊妹健康,避免人群聚集,故本年普世聖召節感恩彌撒將暫停舉行,直至另行通知。 為感謝今年慶祝晉鐸、入會或發願之白金、鑽金銀禧紀念之神父修女,為教會所作的服務及貢獻,澳門教區將於稍後,向他們送上一份心意祝賀。 請各教友於本主日(第57屆普世聖召祈禱日),熱切為本澳教區及普世聖召祈求,並為慶祝白金、鑽金銀禧紀念之神長修女祈禱,祈主賜予他們服務上所需的恩寵。今年的慶祝人士芳名如下: 澳門教區 羅玉成神父(晉鐸60年鑽禧) 符泉神父(晉鐸60年鑽禧)   慈幼會SDB 孔智剛神父(晉鐸50年金禧)   聖言會SVD Fr. Franz Gassner範聖言神父(晉鐸25年銀禧)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FMM 呂淑賢修女(入會85年白金禧)   母佑會FMA 馬惠嫦修女(發願70年白金禧)   聖母方濟各傳教修會FMNS Ira. Maria Lúcia Dias da Fonseca(入會60年鑽禧)   天神之后傳教女修會MNDA 何慕琦修女(發願50年金禧)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FMM 鄭瑞嫺修女(入會25年銀禧)   聖保祿孝女會FSP 朴志英修女(入會25年銀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