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譯:何心豫 在聖若望福音(若10:11-18,27-29),耶穌基督彰顯自己、自稱為善牧:「我是善牧」,且是一名熟悉自己的羊群的善牧:會呼喚牠們的名字,無條件地愛牠們,奉獻自己的生命給牠們。
Author: admin
【心遇聖言】善牧的聲音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數天前,我們悲痛地讀到一位年輕韓星文彬的離世。在他事業巔峰上,卻選擇結束性命,成為韓國娛樂圈最新一宗備受關注的自殺事件。 自殺者在決定了結生命那刻時,沒有人知道其內心深處的絕望深淵。我們內心都有黑暗的聲音,若細聽這些聲音,便會扭曲我們對現實的看法,並會導致我們作出災難性的抉擇。藉着本週善牧主日福音(若10:1-10)中的豐富畫面,我們能說這些聲音有如「賊」、「強盜」、「陌生人」和「狼」使用的謊言,他們都不會尋求對羊的好處,只會設法傷害牠們。
教宗第60屆聖召日文告:聖召既是恩寵也是使命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召是上主「在當今世界對每個人」的召叫。它既是「白白賜予」的恩寵,也是「走出去傳揚福音的使命」。教宗方濟各在第60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中如此寫道。本屆祈禱日將於本主日(4月30日)舉行,教宗邀請眾人省思的主題是「聖召:恩寵和使命」。
【利瑪竇】(13) – 利瑪竇初遇明代思想家李贄
photo: 明代思想家李贄 文:段春生神父 晚明時期思想與學問最特立獨行者,要屬李贄。作為反封建的鬥士、思想解放的先軀,李贄晚年辭去官職遊歷大江南北,「每到一處都與其摯友或論敵有辯論活動」,在當時有着很大的影響。
【聖經人物傳】亞當和夏娃:承受了犯錯的結果之後(中)——從樹葉到獸皮
文:梁展熙博士(S.Th.D.) 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在上一期,我們回顧了男女二人犯錯獲罰之後所發生的第一件事——男人命名女人為厄娃——以及當中所含的意義。當然,在《聖經》中,每每人做錯,懲罰往往都不是終局。上主天主做了一件事,讓釋經者認為這是上主天主主動修和的象徵並願意顧及甚至適應人的有限【Clifford SJ & Murphy O.Carm, “Genesis” in NJBC, 13】。今天,讓我們繼續看下去,事情的結局會怎樣發展。
【向日葵之歌】新雙花器
文:羅芷芬 瑪利亞瑪達肋納來到墳墓那裡,看見石頭已從墓門挪開了,很是慌張。復活的主顯現在她眼前,令她大感意外!充滿驚喜的她就跑去告訴門徒說:「我見了主。」並報告了耶穌對她所說的那些話。(參閱若20:1-18)由失去好友兼師傅到成為復活主的首位見證,瑪利亞瑪達肋納徹底地經驗了主的死亡和復活。如同許多直接經驗過天主的人一樣,她個人的生命已截然不同。當我默觀着瑪利亞瑪達肋納和主的關係時,思緒不期然地回到聖週前前後後與主走過的路,看到主邀請我不斷走向更深的親密。
教區主教公署秘書長辦公處通告
CN/8/009/2023 2023第六十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暨教區聖召年開幕
教區主教公署秘書長辦公處通告
CN/9/010/2023 奉李斌生主教諭,公布新一屆教區聖召委員會委員名單:
教宗為蘇丹呼籲:儘快停止暴力、恢復對話
(梵蒂岡新聞網訊)蘇丹局勢愈加嚴峻。為此,教宗方濟各上主日(23日)主日在天皇后喜樂經祈禱活動中再次表達對該國的關懷:「不幸地,蘇丹局勢依然嚴峻:我再次發出呼籲,願儘快停止暴力、恢復對話之路。我邀請所有人為我們蘇丹的弟兄姊妹祈禱。」
教宗叮囑當今基督徒發揮孕育力、使徒精神,獻身於世界
(梵蒂岡新聞網訊)繼意大利婦女巴雷利(Armida Barelli)去年榮列真福品後,推動其列品案的三個團體,即天主教聖心大學、意大利公教進行會和基督君王女性在俗傳教會,上週六(22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舉行謝恩活動,由米蘭總主教主持謝恩彌撒。在感恩祭前,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與他們相聚,以真福巴雷利的三個特質勉勵在場眾人。這三個特質分別是:孕育力、使徒精神和獻身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