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佑會來華百周年感恩
李主教:修女們的獻身,給予教會及社會最大的貢獻
(本報訊)聖母進教之佑孝女會上週六(3日)於主教座堂舉行澳門區「母佑會來華百周年感恩祭」,邀請到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慈幼會中華會省省會長吳志源神父,慈幼會澳門區會長代表周伯輝神父,以及一眾神長共祭,澳門政府教青局阮佩賢副局長、教青局梁怡安處長、社工局鄧玉華副局長、多位前政府官員、多位天主教學校校長、慈幼協進會成員,以及陳瑞祺永援中學、聖瑪沙利羅學校、九澳聖若瑟學校均派師生出席。
李主教引用當天的讀經及福音,指出牧羊人與羊群的特徵。在羊群裡,有不同需要的羊,有失落的、迷途的、受傷的、痛弱的,也有肥胖的、健康的、強壯的羊隻;但不論哪一種需要和特徵的羊,牧羊人也會為羊群,完全地捨掉自己的性命:「牧羊人要領羊到肥美的牧場吃草,讓牠們臥在舒適的草地上。在今天這一群奉獻給我們主耶穌的修女中,她們為(身於中華大地的)羊群,在不同的領域中——不論在教育、社會福利、醫療等——都是為了尋找失落的羊,領回迷途的羊,包紥受傷的羊,療養疾病的羊,並以基督的聖言及愛牧放牠們。這就是修女們過去一百年裡所做的事。」
主教又提到,在修女們奉獻自己給天主的身上,蘊藏着很重要的特質,就是以着創辦人聖鮑思高神父,及協創者聖女瑪沙利羅的精神,服從天主的旨意,從意大利一直傳福音到世界各地。他讚揚修女們在過去100年所作的奉獻,大家有目共睹,其中全因她們對耶穌基督的愛:「這份對耶穌的愛推動着她們,一直地散播開去。在今天一百周年的里程碑中,感謝天主眷顧了妳們,妳們亦繼續在不同的地方教會,默默地服務;在不同的地方和範疇中,繼續牧放羊群。這些都是一個成就。」
主教又引用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話提醒修女,說:「妳們最大的貢獻,並非因為妳們做了多少,而是妳們是誰。(Your great contribution not what you do but who you are)這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妳們一群度獻身生活的修女,因為藉着天主的恩寵,妳們奉獻了自己,這就是妳們能夠給予天主、給予教會、給予社會最大的貢獻。」主教又重申,因為藉着修女們活出神貧、貞潔和服從三個聖願,均能見證着我們的信仰,猶如跑到空墳那些堅毅和勇敢的婦女,將所聽到及看到的一切,與所有人分享。

主教不忘提醒修女及在場的教友和師生,要活出教宗方濟各現時推動「共議同行」的精神:「共議的精神,重點並不是要『改』,而是一起『同行』。現在我們開放自己,在未來一百年裡,是要同行,一起走出去,與人相遇,然後同行。」他寄語修女們要看懂「時代的徵兆」,不要一味懷舊,並跌入埋怨的風氣裡,而是要以「未來100年的宏觀眼光」,發揮天主所賜予的「母性」與各人共議同行。
李主教最後也勉勵在場年長的修女們,修道聖召是沒有真正的退休,並要時常謹記自己也是珍貴,雖然工作的成果較少,但他們所做的一樣偉大,因為能發揮各自的愛德去做每一件事、去收納他人的幫助,即使是一個簡單的笑容,也是充滿美德:「年紀大了的修女,也要繼續滿懷愛德地微笑。多謝妳們。」
彌撒結束前,由該會中華會區會長陸琴莉修女帶領全體修女重宣對修會及教會承諾。彌撒禮成後,由陸琴莉修女致辭,她感謝天主讓慈幼神恩臨於中華大地,讓她們能與慈幼會的兄弟們同心合力以鮑思高神父的「預防教育法」造福兒童及青少年。她指出,今年是母佑會創立150周年,亦是該會修女內華傳教一百周年,她以「芥子般微小」來形容修會來華初期的情況,但她們不會忘記初心,會努力繼往開來,亦懇請各人為她們祈禱,能夠以聖德及福傳熱忱繼續以慈幼教育的神恩服務兒童青少年。當日彌撒中,特別由陳瑞祺永援中學學生領唱母佑會來華九十周年主題曲《伴我無悔》。
聖母進教之佑孝女會,簡稱「母佑會」,為慈幼會女修會,於1872年在意大利由會祖聖若望.鮑思高神父創立,協創會祖為聖女聖瑪利亞.瑪沙利羅,總院現設於首都羅馬,修會分佈全球五大洲 96個國家,在世界各地從事福傳教育、社會服務等榮主救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