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菲律賓教會的「西斯汀小堂」 藝術家為古老教堂天花添壁畫

(天亞社訊)聖周前數天在菲律賓中部的班塔延島上,藝術家們為島上古老教堂天花上的壁畫添上最後的修飾。

該堂的神父若瑟利圖.達納奧(Joselito Danao)說,天主的想法是何其「奧妙」,衪想到以視覺讓人「理解和明白天主的愛與寬恕」。

在2016年,當達納奧神父被派到島上的聖伯多祿聖保祿堂服務時,他便開始有「天花繪畫」的念頭。

當時剛好政府的國家遺產委員會正在復修這座可追溯到十八世紀的古老教堂和修道院。神父說:「當我看著修復工程時,我注意到天花是空蕩蕩的。」

達納奧神父開始做研究,甚至詢問島上生活了很久的居民,如今一片空白的天花在過去是甚麼樣子的。然後,他尋求教會文化遺產委員會及其對應政府部門的許可,在天花上繪畫。

獲得許可之後,神父物色藝術家。他從當地一家酒吧的壁畫中找到了一位。

達納奧神父談及阿里斯.帕斯托爾(Aris Pastor)的作品說:「當我看着(壁畫)時,實在令人感動。那些人們擁有栩栩如生的眼睛。」

帕斯托爾說,當他得知這項計劃時,「全身毛骨悚然」。

 

藝術家的童年夢想

帕斯托爾表示,「像米高朗基羅(Michelangelo)在西斯汀小堂穹頂上所作的那樣」,在教堂繪畫壁畫是他自小的夢想。

他說:「當我還是個小孩子時,母親常常買繪有耶穌生平和聖人生平的兒童書籍給我們。」

當這位藝術家獲告知這個班塔延島教堂的項目時,他說:「不惜一切都渴望去做。」

帕斯托爾是雷伊泰省帕隆蓬的原住民,他領導由另外12名藝術家組成的團隊,繪製面積為1130平方米的巨型壁畫。他說:「我甚至沒想過這項任務有多艱難,但我真的很想去做。」

繪畫壁畫實際上是一項「苦差」。藝術家須攀上腳手架,並要整天抬着頭。

其中一位藝術家奇諾.恩卡納西翁(Chino Encarnacion)說:「為我們,爬上腳手架是危險的,因為我們沒有任何相關經驗,但我們必須相信上主會看顧我們。」

該團隊中唯一的女性亞納.門多薩(Ana Mendoza)說,她很害怕,但要克服恐懼以進行這項工作。她說:「我感覺幸福。這是一生中難得的機會。我很高興我給班塔延島民留下一份遺產。」

帕斯托爾說,壁畫分為幾個部分,從500年前基督宗教到來的故事開始,到後來各島嶼被統稱為菲律賓、堂區的建立、傳教士的到來、海盜進行的搶掠,以及可以讓人們想起其教會歷史的其他歷史事件。

 

視覺的教理講授

耶穌的形象和聖伯多祿聖保祿的生活情景,也將吸引到踏進教會的任何人的注意。

教堂祭台上方的最後幾組壁畫,描繪耶穌的生平,從衪的出生到受難,以及在十字架上的聖死。

達納奧神父說:「這個概念是視覺的教理講授。」他表示希望人們來到教堂和觀賞壁畫時,會想起《聖經》。他又說:「我希望這些視覺,這些壁畫,將觸及人們生活中的某些東西,並給予他們希望。」

這個班塔延島上的堂區在1580年以「聖母升天修道院」或「聖母升天」之名成立,是在菲律賓南部建立的首個堂區。

這座受國家遺產委員會保護的古老教堂在1839年動工,1863年建成。

教堂天花上的畫作有賴人們的捐款才得以完成。達納奧神父說,一名當地居民首先捐出約9500美元。

當第一組壁畫完成而人們看見後,其他恩人挺身而出,甚至透過成立社交媒體帳戶來增加捐款。

達納奧神父說:「我們希望人們實際地參與,因而感到這個項目是屬於他們的。當他們仰望時,可以說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他說:「這不僅是神父的項目,也是整個團體的項目。」

 

菲律賓教會的「西斯汀小堂」,藝術家為古老教堂天花添壁畫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