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osa Ana 八月中我有幸參加了氹仔嘉模聖母堂的耶路撒冷朝聖之旅。在耶路撒冷古城內我們重走耶穌的苦路,我邊走邊遙想二千年前的苦路應全是山路,耶穌被鞭至重傷,還要背負着沉重的十字架,走在滿是泥濘碎石、崎嶇不平的山路上,難怪祂三次跌倒。粗大的鐵釘穿透手和腳,被釘在十字架上折磨了十多小時才死去,肉身是何等的痛楚啊!在眾人面前被脫去衣服,人性的尊嚴也被剝奪了,雙重打擊下痛苦到了極點,耶穌為了愛而忍受了,我們應怎樣回報祂呢﹖
照顧臨終病人 文:Fausto Gomez OP譯:何紹玲 為了在倫理上、神學上和精神上清楚地分析明顯在增長的安樂死和協助自殺等等問題,教廷信理部於2020年7月14日發表了一篇密集、頗長、有充分依據的文件,題為《慈善的撒瑪黎雅人》Samaritanus Bonus(SB),副標題為:有關照顧病危和臨終期的人。這文本共33頁,包括八頁共99項的註腳,已得到了教宗方濟各的批准。全文分為五個部份(I至V)。照顧身患絕症病人的守則,就是仿效那位「慈善的撒瑪黎雅人」,聖經中記載耶穌的一個家傳戶曉比喻:要懷着憐憫心和關切的態度(參閱路加10:30-37)。教會是老師,也是母親。
(本報訊)天主教母佑會愛倫青年中心在教育暨青年局及捐款者的贊助下,先後在9月及11月舉行兩次「愛心關懷探訪活動」。 探訪九澳路濟亞康復中心 首個義務活動於9月8日星期日舉行,合共21位義工,懷着關愛弱勢的精神,前往九澳路濟亞康復中心進行探訪。幸蒙負責人接待,義工們在是次愛心關懷中,體會到該中心服務的修女及導師們的專業敬業的精神,樂於服務,海量包含,勉勵情深,無私奉獻,完全付出,實值我義工們學習效尤。 義工在探訪後表示,感到人間有情,大愛無疆的精神。義工們又向康復中心送上各種生活用品、食品和水果等心意,喜見他們欣賞及接納小小禮物的眼神作道謝之情,大家都開心地共聚一個歡樂的下午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