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17)「聖傳」的意思是……?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我們先前探討過,宗徒聖傳是通過聖傳和聖經傳播的(參閱《天主教教理》,第13點)。讓我們一起探討聖傳的意義。 「聖傳」的意思到底是甚麼呢?

「聖傳」一詞來自拉丁語traditio,意謂「傳下」。聖傳並不是指習俗或做法,如誦念玫瑰經,或參加出遊和朝聖。後者被稱為習俗,或傳統(複數形式)。 《天主教教理》第83點指出:「與此不同的,是地方教會歷來所產生的神學、紀律、禮儀或敬禮方面的「傳統」。它們構成了具體的模式,透過這些模式,偉大的聖傳就能以適當的方式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時代表達。在宗徒聖傳的光照下,這些傳統可被保 存、修改,甚或依照教會訓導的指示予以放棄。」

「聖傳」是基督的宗徒口口相傳教理的總和。耶穌基督派遣祂的宗徒去傳揚福音或講道,這講道就是聖傳所包含的。由於早期教會並不是立即將上主的教導演變成文字,所以,早期基督徒的信仰來自口頭的證言。從時間順序來看,首先有的是聖傳,然後是聖經。正是這種早期的講道,這個聖傳,決定了哪些寫作構成聖經的一部分。只有在聖傳中,聖經才能被正確地解釋。

聖傳的教導是在任何地方寫下來的嗎?

首先,在早期的教會中,我們發現,有些人,其中許多是聖人,他們最終寫下了這些教導。他們就是教會的教父們和作家。

那麼,成為教父需要具備甚麼資格呢?

教父主要特徵有四點,即:年代古遠、正統教義、教會嘉許、和聖潔生活。

(1)年代古遠:他必須在初期教會時代生活。

(2)正統教義:他的教導必須與傳統、聖經、和教會訓導權一致。

(3)教會嘉許:教會必須承認他為教父。

(4)聖潔生活或過著成聖的生活。

其他古代作家不符合最後三點其中一點就被稱為教會作家。他們的貢獻對聖傳也很有價值。

其次,聖傳也可以在初期教會使用的禮儀文本和習俗中找到。教會的官方禱文反映了信眾的信仰。因此出現了lex credendilex orandi(「信仰律是祈禱律」)的公理【由教宗聖雷定一世(Pope Celestine)於公元422年首講】。

第三,這聖傳在信眾的生命中可以找到。教宗本篤十六世強調,傳統不是死氣沉沉的文字,而是活出來的信仰。他在2006年4月26日的每週三公開接見中進一步闡述了傳統的概念:「聖傳不是事物或文字的傳遞,已逝之事物的集結。傳統是一條活生生的河流,它將我們與起源連接起來,活河流就是起源的所在,並將我們帶到永恆之門的大河。既然如此,在這條活潑的河流中,我們在讀者的嘴唇上聽到上主的話語不斷地湧現:「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2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