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號角舊文 陳繼容博士

聖若翰瑪利亞維雅納:司鐸聖職即是耶穌聖心的愛

文:陳繼容

根據聖教會的禮儀年曆,8月4日是聖若翰瑪利亞維雅納(St. John Mary Vianney)的瞻禮。聖人1786年5月8日在法國的里昂(Lyons)出生,1859 年7月29日去世。教宗庇護十一世於1925年將維雅納列入聖品,並於1929年4月23日,欽定他為普世堂區神父的主保聖人。2009年,即聖人逝世150週年,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為了紀念這位聖善的本堂神父,宣佈自2009年6月19日星期五,隆重的耶穌至聖聖心瞻禮,亦是傳統上奉獻為司鐸的聖化的祈禱日那天,至2010年的同一日止,為「司鐸年」;目的為深化全體司鐸的內心,讓他們能夠在今日的世界,為福音作出更勇敢和更徹底的見證。這篇文章的內容,主要來自本篤十六世於「司鐸年」給司鐸的信中有關聖若翰瑪利亞維雅納的介紹。希望大家看後不但更了解這位聖人,也同時對天主教會的司鐸聖職,彌撒聖祭及告解聖事等有更深入的認識,進而窺探到隱藏於這些聖事背後,天主對我們的大愛之餘,也學習像聖人一樣,努力過一個完美的基督徒生活。

本堂神父和他的堂區

聖維雅納由於資質遲鈍,幾經辛苦才完成神哲學課程,成為神父後,被派到法國貝里教區(Belley)的亞爾斯(Ars),一個有230名村民的小鄉村當本堂神父。赴任前主教已預先告訴他,屆時他會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完全缺乏宗教氣氛的環境,主教對他說:「在那個堂區,並沒有多少對天主的愛,你就把這愛帶過去罷」。後來他完全明白,他之所以被派到那兒,正是要他將主耶穌基督的臨在帶到該地,要他到該地見證天主的救恩的溫情,於是他這樣為他的堂區向主祈求說:「我的天主,請讓我的堂區歸依罷;我願意為此終身接受一切來自祢的苦痛」,他以這祈禱開始他本堂神父的使命和生涯。

為了使自己的堂區歸依,聖人獻出他的全部精力,他的每一個思想,都是專注於做好培育他的子民的基督徒生活這工作上。他將司鐸職務視為他的人生。事實上,在耶穌身上,個人和使命已成為一體:耶穌的整個拯救行動,正是祂的一生。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忘記了,司鐸職務的實質成效並不取決於司鐸本人的聖德。可是,我們也不能忽略,當司鐸職務的客觀神聖性與司鐸本人的聖德統一起來時,會帶來異常的收獲。於是聖維雅納立即開始實行使他的司鐸生活,和託付給他的司鐸職務的神聖性統一起來,這件謙卑和堅忍的工作。他甚至下定決心,要實體上「住在」他堂區的聖堂內。於是甫一抵步,他便選了聖堂作他的住所。黎明時他便進入聖堂,之後非要到唸完晚上的三鐘經他不會出來。需要他的人,只有在那兒才可以找到他。

不僅如此,聖維雅納尚懂得積極地「住在」他堂區的整片土地上。他有系統地探訪病患和家庭,他組織信友的傳教工作及主保聖人瞻禮的慶祝,他為他的愛德和傳教工作募捐金錢並自己管理這些金錢,他裝飾他的聖堂,添置祭衣祭器等聖堂用品,他親自照顧「天道」女童院(一個由他創辦的團體)中的孤兒和女導師,他從事教育兒童的工作,他成立善會並邀請教友和他合作。

他的表率讓人看到擴展和教友合作的空間的重要,因為信友與司鐸共同組成惟一的司祭百姓。而司鐸基於他們的司鐸職務,他們置身於信友中間,正是為了帶領他們進入堂區,這個愛德的團體的共融中,「以兄弟之愛彼此相愛,以禮遇彼此爭先」(羅12:10)。

祈禱、朝拜聖體與彌撒聖祭

這位聖善的本堂神父首先教導堂區教友的,是他以自己的生活所作的見證。從他的榜樣,教友學會祈禱,他們為了要朝拜聖體中的耶穌,樂意留在聖體櫃前。「為了要作好祈禱,並不需要說太多的話」, 聖人向他們解釋,「人人都知道耶穌就在那兒、在聖體櫃內,所以我們只要向祂敞開我們的心,並因為祂神聖的臨在而感到歡欣,這就是最好的祈禱」。他接着鼓勵他們說:「請你們來領聖體罷,我的弟兄們,請你們到耶穌這裏來罷。為了使你們能夠和祂一起生活,請你們到來,以祂作為你們生活的食糧罷」。聖人繼續說:「當然,你們真的不堪當,可是你們卻實在有此需要」。他向教友灌輸有關耶穌在聖體中的臨在,和領聖體的重要等等教導;當那些教友看着聖人舉行彌撒聖祭時,便在他們身上發揮了非常特別的效應,那些在場參與彌撒的人都說:沒有人比他更能夠表達甚麼叫朝拜,他是如此情意綿綿地觀望着那塊麪餅。

「就算將一切善工加在一起,也及不上彌撒的祭獻,因為那些善工只是人的工作,神聖的彌撒卻是天主的工作」,聖人這樣教導他的教友。他更深信,一位神父的生活熱誠,完全來自彌撒聖祭,所以他認為,不重視彌撒,正是導致一位司鐸變得懶散的原因。當一位神父舉行彌撒時,就像在做一件沒有價值的普通事情一樣,那是多麼令人傷心難過的事。於是他習慣每次舉行彌撒時,也一起將他的人生作為祭品奉獻給天主,因此他認為,每天早上將自己作為祭品奉獻給天主,對一位神父來說,其益處將是大得驚人。

走向告解聖事

這種將個人與十字架上的祭獻視為一體的做法,引領聖人從祭台走向告解亭。他常說,作神父的,永遠都不該因為見到他們的告解亭杳無人跡而放棄,或只是訴說他們的教友如何不喜愛這件聖事。在聖維雅納生活那個年代的法國,由於革命風暴的影響(法國革命於1789年,即聖人出生後三年爆發),宗教生活有一段長時間被窒息。那時告解的情況和今日差不多,並不比現在容易,甚至可能比現在更困難。可是聖人用盡一切方法,藉着講道和令人信服的勸勉,讓他堂區的教友重新發現聖事性悔罪禮的意義和美麗。他讓他們看到,告解聖事其實是聖體聖事的一個內在需求。他更成功地在他的堂區,帶起一種聖德的循環感染:由於他自己長時間在聖堂裏朝拜聖體,他最終令到他的教友開始仿效他,也到聖堂拜訪耶穌;或許,也同時因為他們肯定在那兒,一定會找到他們那位隨時準備聆聽他們和寬恕他們的本堂神父。最後的結果是,來自全法國的悔罪者不斷增加,為了聽他們的告解,聖維雅納甚至有時一天有16小時是在告解亭中度過。於是當時有流傳說,這位亞爾斯本堂神父已變成「一座專門醫治靈魂的大醫院」。他的首位傳記作者這樣寫道:「他為了罪人的歸依所獲得的恩寵是如此巨大,以致這恩寵親自前往尋找罪人,一刻都不放鬆他們」。聖人常說,並不是罪人回頭轉向天主以求祂的寬恕,卻是天主自己在後面追趕着罪人,並令罪人回到祂身邊。這位善良的救世主是如此充滿着愛,以致祂四處尋找我們。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在談及聖維雅納時說過,所有神父從聖人身上,不但可以學到對告解聖事的無限信心,以致他們重新讓這件聖事成為他們牧民工作的中心。他們也可以學習聖人在告解聖事中所採用的方法。聖維雅納接待前來告解教友的方式因人而異。誰因為內心感到需要天主的寬恕而來到他的告解亭,他會鼓勵他們,並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正浸淫在「天主仁慈的激流」裏,這激流的衝擊力,將一切罪惡都帶走。若有人因為想到自己的軟弱及沒有恆心而憂心忡忡,害怕將來會再跌倒,聖人會以下面這些扣人心弦的話,把天主的秘密告訴他們:「好天主什麼都知道。在你們告解之前,祂已知道你們會犯罪,可是祂一樣寬恕你們。我們天主的愛何其大哉,這愛竟然令到祂刻意忘記將來要發生的事,就只為了要寬恕我們」。相反,對那些在懺悔自己的罪時一點都不熱切,甚至有點兒輕忽冷淡的教友,他會透過自己那些因深切哀痛而流出的眼淚,讓他們看到他們的態度是多麼惹人「厭惡」,於是他會對他們說:「因為你們不哭,所以我才哭」,並繼續說:「如果主不是這麼善良的話還說得過,可是祂卻是如此善良,在一位這樣的慈父面前,你有必要態度如此囂張無禮嗎?」就這樣,他令到那些冷淡的教友心生悔意,迫使他們親眼看到天主因罪所受的痛苦,因為這痛苦在那位聽他們的告解的神父的臉上,幾乎一覽無遺。至於那些切望又同時有能力再深化他們的神修生活的,他向他們展現天主的愛的深奧,給他們解釋,能夠和天主及祂的臨現結合在一起的生活,真是美得沒法形容:「一切都在天主的注視之下,一切都偕同天主,一切都只為了要取悅天主,真是何其美哉!」他還教他們這樣祈禱說:「我的天主,請賜給我聖寵,讓我可以盡我的一切所能愛祢」。

今天教會紀念聖若望維雅納(St John Vianney)、堂區神父主保的瞻禮。請各位為我們的司鐸祈禱。

Posted by O Clarim Weekly / 號角報 on Thursday, August 3, 2017

在他那個年代,由於他成功地幫助人看到主耶穌那仁慈的愛,這位亞爾斯本堂神父結果改變了許多人的心和生活。所以在我們所生活的今日,我們也迫切需要為這愛,向人作同樣的宣講及同樣的見證:「天主是愛」(若一4:8)。若翰瑪利亞維雅納懂得以耶穌基督所說的話和聖事,教導他的子民。儘管他經常因為覺得自己無法勝任而感到害怕,以致他多次想逃避這個他認為自己不堪當接受的本堂神父之職責。可是他卻以絕對的聽命服從,一直堅守着自己的崗位,原因是因為救靈的宗徒熱火已把他整個吞噬了。他透過嚴峻的克苦來使自己堅守着他的聖召和使命,他曾經說過:「對我們本堂神父而言,最大的不幸是靈魂受到擾亂」。他這句話的意思指的,是當一位牧者已習慣了自己眾多的羊群生活在罪惡或冷淡中,而不採取任何行動,這實在是件危險的事。為了免得他的肉身不服從他那個司鐸靈魂的指揮,他以守夜祈禱和守齋來約束自己的肉身。為了那些託付給他的靈魂的益處,和為了使那眾多他在告解中聽到的罪得到赦免,他願意克己苦身。他向一位司鐸兄弟解釋說:「我跟你說我的秘訣罷:我只要罪人做小部份的補贖,餘下的我代替他們做」。撇開這位亞爾斯本堂神父實際所作的補贖不說,他的教導的中心思想卻是對我們每一個人都適合,由於那些靈魂是以基督的寶血作贖價而得以贖回。因此,如果一位神父拒絕參與分擔達成這救贖的高價,他無法獻身於拯救這些靈魂的工作。

在今日的世界,一如在聖人所生活的艱難歲月裏,作司鐸的,應該讓人可以在他們的生活和行動中,看到他們為了福音所作的,強而有力的見證。事實上,教宗保祿六世說得好:「當代人更樂於聆聽的,是見證人的話,而非導師的話,幾時若他們聆聽導師的話,那是因為那些導師也同時是見證人」(《在新世界中傳福音Evangelii nuntiandi》宗座勸諭,41)。對司鐸來說,為了讓他們的人生不致流於空白,和使他們的司鐸職務不受到危害,他們有必要時常重新問自己:天主的話真的滲透我們整個人嗎?這話真的是我們賴以為生的食糧,而不是一般的食品或世上的其他事物嗎?我們真的認識這話嗎?我們愛這話嗎?我們的內心真的重視這話,以致這話在我們的生活留下印記並形成我們的思想嗎?就如耶穌為了要那十二人常同祂一起,進入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而召叫他們(參看谷3:14),之後祂才派遣他們出去傳教。今天也是一樣,今日的司鐸們一樣被召叫融入這種「新的生活方式」中,因為這生活方式是主耶穌所肇始,並且是專為宗徒們而制定。

堂區神父的司鐸職務與三個「福音勸諭」

正是對這種「新的生活方式」毫無保留的接受,成為這位亞爾斯本堂神父的司鐸職務的特性。1959年,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他那篇為慶祝聖人逝世100週年紀念而頒佈的《我的司鐸聖職的開始Sacerdotii nostri primordia》這通諭中,談到這位聖人的神修生活時,他特別提到那三個「福音勸諭」,並且指出,其實所有司鐸都需要這些勸諭:「縱然司鐸基於他的聖職人員身份,無須遵守這些福音勸諭,以達至這樣聖善的生活。可是就如對主所有的門徒一樣,這些勸諭對他們來說,是基督徒成聖的正常途徑」。這位亞爾斯本堂神父懂得採用和他的司鐸身份相配合的方式,實踐這些「福音勸諭」。譬如說他的「神貧」,事實上並不是一位會士或隱修士的神貧,而是對一位在堂區服務的神父所要求的神貧:聖維雅納雖然經常要處理大量金錢(那些富有的朝聖者都樂於幫助他的愛德工作),他卻非常清楚那些金錢並不是他的,而是屬於他的聖堂,屬於他的窮人,屬於他的孤兒,屬於「天道」女童院中那60個女孩子,和屬於那些有困難的家庭的。因此他的富有是為了幫助人,他自己可是窮得一貧如洗。他時常向人說,他的秘訣非常簡單:全部拿出來給人,一丁點兒都不留下給自己。幾時當他身上不名一文時,他會開心地對那些前來求助的窮人說:「今天我和你們一樣窮,是你們當中的一個」。於是他可以在去世前絕對安祥地說:「我實在一無所有,因此好天主現在可以隨時召我回去」。

他的「貞潔」也是一樣,是對一位神父的職務所要求的貞潔。可以說,這貞潔適合那些經常要接觸聖體,經常喜樂地默觀着聖體,並以同樣的喜樂將聖體分給教友的人。人們都說「他眼中閃爍着貞潔的光芒」,事實上,他的教友發現,當他以一個在戀愛中的人的目光,那樣凝視着聖體櫃時,他便會這樣。

同樣地,聖若翰瑪利亞維雅納的「聽命」,亦完全化身在他對自己司鐸職務那些日常要求的盡忠職守中。人們都曉得,他經常受到自覺不配當堂區本堂神父這思想的困擾,不少人因而想一走了之,好讓他能夠在孤獨中,痛哭他可憐的一生。完全只因為聽命和對靈魂的熱愛,才能夠讓他留下來緊守着自己的崗位。他向他自己和他的教友解釋說:「服事天主的最好方法只有一個:以祂自己要的方法服事祂」。因此,「只作那些可以奉獻給好天主的事」,似乎就是他那個聽命的人生的金科玉律。

司鐸聖職的重要和珍貴

聖維雅納的教導和表樣,足以成為所有人的模範。這位亞爾斯本堂神父原是個極其謙遜的人,但是他也非常清楚,他作為神父,對他的子民來說,卻是個極大的恩賜,因為正如他說的,一個好牧者,一個依照天主心意行事的牧者,是天主賞賜給一個堂區最大的珍寶,是仁慈的天主其中最珍貴的一項恩賜。在論及司鐸聖職時,聖維雅納會顯得有點不知該如何描述這個託付給一個人,一個受造物的「恩賜」和「職務」的偉大:「司鐸是多麼偉大啊!如果他自己明白的話,他會死去。連天主都要聽他的話:他只消說兩句話,我們的主便得照他所說的,從天上降下來,把自己隱藏在一塊小小的麪餅內」。

他給信友解釋聖秩聖事的重要性時說:「取締了聖秩聖事,我們將再沒有主。誰把祂放進聖體櫃內?是司鐸。當你們出生時,第一個接受你們的靈魂的是誰?是司鐸。之後繼續養活這靈魂,給予靈魂力量,讓它能夠走完這段塵世之旅的人是誰?是司鐸。是誰給靈魂作好朝見天主的準備,最後一次在基督的寶血中洗濯它?是司鐸。永遠都是司鐸。設若這靈魂因為犯罪而喪亡,誰使它復生?誰把祥和與平安帶給它?仍然是司鐸。天主之後,司鐸便是一切!然而連司鐸自己,也要去到天上才完全明白這一切

聖維雅納的聖觸。

這些出自聖維雅納心底的話,是否能提醒我們一些甚麼?譬如說,是否會讓我們從心底感謝主,給我們派遣了祂的主教和神父,並讓我們更敬愛為我們服務的主教和神父,這些都值得我們仔細想想。無論如何,這些話讓人看到聖人是如何重視聖秩聖事。他心中對這件聖事所懷的責任感似乎是無限的。他常說,若我們真的明白一位神父在這個世界上所代表的意義,我們會立即死去,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愛。沒有神父,我們的主耶穌的死亡和苦難對我們可是一點用處都沒有。因為主的救贖工作之所以能夠在這世上延續下去,正是因為有神父。若我們有一所裝滿黃金的房子,卻沒有人來給我們開啟房子的門,為我們又有什麼用呢?神父擁有開啟天上寶庫的鑰匙,把門打開的那個人正是他,他是好天主的當家,是祂的產業的管理人。如果任由一個堂區二十年沒有一個神父,該處會開始崇拜野獸。所以他說,神父不是為了自己做神父,他是為了教友才做神父。

正因為這樣,「司鐸聖職即是耶穌聖心的愛」,是聖維雅納經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天主教教理》第 1589 號也引載了這句話)。這句震撼人心的話特別讓我們懷着親切及感恩的心,想起為教會和為人類,司鐸所代表的,天主給人類那份無限的恩賜。

結論

看到此處,不知大家是否會想到那些每日忠信謙誠地為我們服務,將主耶穌基督的話及行動帶給我們和整個世界的司鐸和主教?讓我們在這聖若翰瑪利亞維雅納的瞻禮,求主俯聽聖人的代禱。既然主基督逐個召叫、揀選了祂的司鐸,求主派遣祂的聖神臨到每一位司鐸的靈魂內,激起他們大方地更新他們向基督和向教會的完全自我奉獻,幫助他們設法使自己在思想、意志、感受和整個生活方式都和基督一致。但願聖人的表樣也帶領所有司鐸在他們與自己的主教、與其他司鐸兄弟,及與教友的團結共融中,作出見證。這在今日,一如過往,都有迫切的需要。

儘管目前世界上邪惡充斥,可是,主耶穌在最後晚餐中曾經對各位宗徒說過的話,祂今日繼續對我們說:「在世界上你們要受苦;然而你們放心,我已戰勝了世界」(若16:33)。這份對我們師傅的信德,讓我們充滿信心和力量向前望。願我們作教友的,也都能跟隨這位聖善的亞爾斯本堂神父的芳表,讓自己整個被主耶穌基督佔有,使我們也可以在今日這個世界上,成為希望與和平的播種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